中国神话故事《河伯冯夷》

发布时间: 2025-07-26 10:54:58

中国神话故事《河伯冯夷》

河伯名叫冯夷,又叫冰夷,就是黄河的水神。他是华阴地方潼乡人。传说八月庚辰日那天,他渡河,结果一不小心,落水溺*。天帝就任命他为河伯。因此民间在庚辰日这天都不乘船远行,担心遭到河伯一样的命运。

民间传说河伯的形体虽然也有许多种,可是,因为是河伯的缘故,冯夷的外貌多不离鱼形。冯夷形体巨大,他长着鱼的头,人的脸面。身体很长,像鲶鱼的身子和蛇的尾巴,甚为怪异。

鳃后的两鳍下面又长着一双臂,它的形状像是人的两个胳膊。河伯手握一柄镔铁角又,长度多达几丈。后背的肌肤展开成一对肉翅,好象凌空飞翔的鸢乌。背后的鳍,一张一翕,散发着威严。

当他以*的样子出现时,他的身体下半身是一条鱼的尾巴,好象是北海的陵鱼。可是,生活中,河伯是一个风流潇洒的漂亮男子,他的个子高高的,脸白白的。当他从河里出来时,有着盛大的排场。他变化成人的样子,骑一匹红鬣毛的白马,穿着白衣服,戴着黑帽子,后面跟着一大群随从,都骑着马。他们在水面上急驰而过,掀起了水雾。有时也会上岸,他们的马蹄所到之处,全都被水淹没,还伴随着瓢泼大雨。

他经常乘坐荷叶做凉蓬的水车,让龙螭为他驾车,和水里美丽的女神们一起在九河遨游。

河伯的妻子叫做宓妃,是伏羲的女儿,在洛水淹*,就成了洛水女神。因为丈夫风流成性,自己备受冷落,所以郁郁寡欢。一天,她在河边遇到了漫游的后羿。此时后羿的妻子嫦娥已经奔月了,所以两个孤独的心慢慢靠拢。

不料河伯知道妻子在外的恋情,心里非常生气,想出去看看究竟,又害怕后羿的威力不敢露面。于是他化作一条白龙,在河面上*,不料心情不好的他无意中引起了河两岸的洪水泛滥,淹*许多无辜的人。

后羿认出了白龙正是河伯所变化的,恼怒他的所作所为失去了水神的身份和尊严,于是很不客气地一箭射过去,正中河伯的左眼。

河伯委屈地到天帝那里告妆,天帝早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就把他教训了一通。

宓妃不曾想到丈夫会有如此*,心里很内疚,她和后羿的恋情就匆匆结束了。

河伯因为妻子的事情终于收敛了自己的不端行为,但是他比起别的*来,道德品质总是相形见绌。

有一次,一个叫澹台子羽的人带着一块价值千金的白璧,从延津渡黄河。他带着宝贝的消息不知道怎么的,被河伯知道了。河伯垂涎他的美玉,就趁着澹台子羽的船到了河中流时,派遣大波之神阳侯去弄翻船,然后抢夺美玉。

澹台子羽洞悉了河伯的居心,一点也不害怕,他站在船头,面对大风大浪以及水里的凶恶蛟龙,大声地说:“如果有谁想要这块宝贝,就光明正大地来拿,我最讨厌偷偷摸摸,趁人不备的卑劣行径了。”

说完就拔出腰间的宝剑,和蛟龙奋力搏斗。不一会儿,就杀*蛟龙。大波之神一见情况不妙,就赶紧收拾起风浪,跑回老家躲了起来。于是风平浪息,船安全地渡过了黄河。

当船到了对岸时,澹台子羽就拿出了美玉,扔到了河里,很不屑地说:“拿去吧。”谁知让人奇怪的是,美玉居然自己从水里弹了回来,又落回他的手中。他如此这般丢了三次,每次美玉都不偏不斜地回到他手中。大概是河伯觉得刚才太丢面子了,现在实在不好意思要了。

澹台子羽见河伯不肯要美玉,他自己又不是贪财之人,就把白壁扔到石头上砸了个粉碎。表明自己并不是为了财物而战,而是有更重要的东西要维护。

这水里的国王,手下有很多*,其中有个叫做猪婆龙的,曾经在天帝面前演奏过音乐,被天帝大大夸奖了一番,他常常为河伯演奏动听的曲子。

但是,在战国魏文候昀时候,也发生过与河伯有关的故事。西门豹是当时魏国的邺县县令。他一到邺县上任,就调查清楚地方上的三老和廷掾一起勾结巫师骗钱。这些人恐吓老百姓说:“河伯每年要娶一个妻子,否则这里一定会发生水灾。”他们不但搜刮老百姓很多钱,还淹*不少女孩。于是,西门豹为了整顿当地的风气,就决定要铲除这些人。他利用智能,骗三老和巫师说那女孩并不美丽,河伯不会满意,因此要三老、廷掾和巫师转告河伯,然后二话不说就把那些人丢人河中。

后来,西门豹带着老百姓开挖水道,引来河水灌溉农田,老百姓从此便过得很幸福,也不再担心河伯的问题了。

拓展阅读

1、汇集优秀

在淮的上游,每到阴历七月十五,家家户户都要放灯,这是传下来的规矩。

传说,在古时候,淮边上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夫妻俩老来得了个闺女,给闺女起名叫仙花。这仙花模样俊俏,人见人夸。

仙花在她十五岁这年的七月十五突然没影儿了。老两口到处找,也找不到。左右邻居也都帮他们找,但是哪儿也没有仙花的影子。眼看天黑下来了,王老头儿说:“仙花一定是迷路了。咱弄几盏灯放到里,一来给孩子壮壮胆,二来她见了灯,兴许就知道我们在找她,会朝放灯的方向一路找回来。”大伙儿都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回家纷纷找来材料,各自扎了几盏能漂在水上的灯。还有人在灯上写上了仙花的名字,为的是仙花看见灯之后就知道大家在找她。之后,大家来到边,把扎好的灯放到里去了。

一夜就这样过去了。第二天天还没亮,仙花真的回来了。一见面,她就搂着娘大哭起来。爹娘不知她受了什么委屈,就问:“孩子,你这一夜去哪里了,把我们急坏了,左右邻居也跟着着急,到处找你,你看没看见里放的那些灯?”

仙花哭着说:“昨天,我在边玩,突然有个白胡子老头儿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拉住我不放,说要带我进龙宫里当娘娘。我害怕极了,死活不去,就跟白胡子老头儿撕扯起来。他还跟我说他每年七月十五都要选百姓家的漂亮闺女到龙宫去,给他当娘娘。我拗不过他,眼看他就把我拉进龙宫了,这时,一盏灯漂了过来。那老头儿一见害怕了,说:‘是谁在里放灯?这灯会烧毁我的宫殿。灯上有你的名字,我放你回去跟他们说说,往后不许他们在里放灯。不过,你不能告诉他们为什么不许在里放灯,要是说了,你就没命啦!’就这样,白胡子老头儿把我放了。”

听仙花说完这些,大家都松了一口气。但是仙花说完这些之后就像睡着了一样,怎么喊她也喊不醒了。

从那以后,沿两岸的人为了不让自己家的闺女被选去做娘娘,年年的七月十五都在里放灯。

传说在很久以前,就有了春夏秋冬。春是一个美丽的小姑娘,她性格温和活泼。夏是一个性格暴躁的肌肉男,他是春的哥哥。秋是一个优雅的少女,她性格调皮机灵,和春是一对好朋友。冬是一个老爷爷,他是一个牛脾气,经常为了一点小而打人,他还是秋的爷爷,夏的死对头。

一天,夏和冬又开始打架了。人间被他们弄得乱七八糟。一会儿是地上七十多摄氏度的极点高温。一会儿是零下几十摄氏度的极点低温。搞得春和秋不得不第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一次来调解局面。春和秋想一直让夏哥哥和冬爷爷打架也不能呀!果然,第二天,夏和冬季又吵了起来:“你个老不死的,快*还不安静点儿!”“臭屁娃,给你爷爷磕一百个头吧!”“老不死的!”“臭屁娃!”“老不死的!”“臭屁娃!”……两人吵得不可开交。直到傍晚才停止了争吵。春和秋就决定:春排在冬后面,挡住夏。秋排在夏后面,挡住冬。

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出现了少有的安宁。春天到了,人们就跑来迎接春的温暖。秋天来了,人们就跑来享受秋的凉爽。而夏天和冬天到了呢,人们就躲到离他们很远很远的地方……

沿着左宗棠当年抗击沙俄时路线一路向西,除了路旁种了一些湖南的水曲柳外,路的两边则是茫茫荒原,怪不得茅盾看见几颗白杨树都写出了著名的《白杨礼赞》。在甘肃境内某地离开大路往西南方一拐,大约走上数十里却有一大片人工林,原来这里有一座监狱,多年来监狱的干警们带领劳改犯每年春季都种树,久而久之这座监狱就被人工森林完全淹没了,原本荒芜的地方现在有了这样一大片人工林自然就吸引了人来居住,老袁就是冲着这片林子迁居到此的第一户人家,老袁一家四口人原先只是依托这片林子种一点粮食和蔬菜,聊以度日。

一个天干物燥秋日,这片林子突然着了火,老袁第一个就冲进了火场,这里缺水,救火只能是用树枝扑打,等监狱警察赶来扑救时,老袁已经十多处被火灼伤了,火扑灭以后警察鉴于老袁勇于救火的精把他送到南方一家著名的*烧伤的医院。医院里有一种家*配方烧伤膏,外形跟狗皮膏药差不多,但疗效显著,一般性烧伤贴上这种命名为902的膏药三天就结痂,比较严重的烧伤部位一个星期扯下902药膏也可以看见新的上皮组织正在生长。几天以后老袁就能下地走动了,初次到大城市一切都是新鲜的,他信步走来不觉走到一个花鸟虫鱼市场。那些花、虫、鱼他都不怎么留意,因为他所居住的环境连水都很缺乏,唯独对鸟特别感兴趣,画眉、百灵、鹩哥、八哥这些日常见到的鸟现在都被关在鸟笼子里,他也是闲来无随口问一问,一只画眉竟然价值八九百元,一只鹩哥也卖到伍佰元,他感到十分惊讶!自己辛辛苦苦种一年地,全家收入也不过五百元。卖鸟的看他一副土头土脑的模样就说:“乡下人没见过世面吧?告诉你,看到那边金刚鹦鹉没有?一只杂毛的可以卖三五万,那种纯白的可以卖到八到十万元。”说完还撇了撇嘴,一副极为瞧不起的情。

老袁回到医院就再也坐不住了,他向院方强烈要求出院,医院又拖了他几天就与监狱送他来的领导商议同意他出院回家。老袁一回家顾不上休息就张罗着捕鸟器具,在林子里支起了天网。老袁的妻子笃信佛教,就对老袁说:“鸟是不能抓的,它们能在天上飞来飞去是经过上天允许的,你靠抓鸟发财那就是犯天条,生命是不能买卖的,死后要下十八层*的。”

老袁说:“人家卖十万块一只的鸟都没有下*,我抓几只鸟就下*,这老天爷也太不公平了吧?”说完一甩手就走了出去,第一天老袁就捕获了十几只落网的鸟,但是有的鸟触网以后拼命挣扎死在天网上了。老袁的老婆一看捕获的鸟,尤其是看到死鸟当场大叫一声:“啊——”然后就直嚷嚷头疼,老袁扶住他老婆找了一颗芬必得倒了一碗热水让她服下去,放到床上睡了。继续忙自己的业,老袁在市场上问的是出售价,等到他把鸟卖给贩子实际价格并没有市场上的那么高,但是无论如何比种地收入高出很多。

老袁每天捕鸟,他老婆就每天头疼,遇到雨雪天,他捕不到鸟,他的老婆头就不疼,这种巧合丝毫没有引起老袁的重视,他甚至连自己的地也不种了,这地方人烟稀少,天高皇帝远,也没有人管理老袁,于是老袁就更加变本加厉地捕鸟。

终于有一天,他老婆对他说:“已经给我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你再捕一次鸟,他们就要我的命。”

老袁说:“疯,你天生的就是一个穷命,才过了几天好日子你就疯了。”

当老袁再一次把捕获的鸟搬回家的时候,他的老婆也真的死在了床上,床边上放着一个农药瓶。老袁惊呆了,他说:“这世界上难道真的有灵?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哇?还是种地吧!

2、古代古代:杜宇化鹃的传说和由来

古时候有一个男子忽然从天上降落下来,落在蜀东南的朱提,他的名字叫杜宇。恰巧在这个时候,有个名叫利的女子,也正从江源的井水里涌现出来。这天造地设的两个奇人两情相悦,便结为夫妻。杜宇自立为蜀王,号称望帝,把郫地定为他的都。

望帝当的时候,很关心人民的生活,教导人民如何种植庄稼,时常叮嘱大家要抓紧天时季节,不要耽误了田里的生产。那时,蜀水灾时有发生,望帝虽然忧念人民身遭祸难,但一时想不出有什么好的办法把水患根除。有一年,忽然从江水里逆流浮上来了一具男尸,令大家惊奇的是,这具男尸竟然逆流朝上浮,而不是顺流往下淌,于是便把他打捞起来。更奇怪的是,刚刚打捞起来,尸首一碰到江岸的土地就复活了,自说是楚人,名叫鳖灵,不知怎么,一不小心失足落入水,便从楚一直浮到了这里。

望帝听说江水送来一个怪人,也暗暗称奇,于是便命人把他带来相见。两人一见如,谈得情投意合。望帝觉得鳖灵不但智慧聪明,并且水性很好,在这常有水灾为患的地区,是用得着这个人才的,便任命他为蜀的宰相。鳖灵做宰相没有多久,一场洪水忽然暴发——巫山的峡谷过于狭窄,把长江的水流壅塞住了。望帝就叫宰相鳖灵去治理洪水。鳖灵在治水这件上,果然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他带领人民凿开了巫山,使壅塞的水流通过巫峡,奔流到夔门以外的大江里去,将洪水的灾患平息了。

望帝因为鳖灵治水有功,自愿将王位禅让给他,鳖灵接受了王位,号称开明帝,又号丛帝。望帝本人却跑到西山去隐居起来。望帝在西山隐居没有多久,隐约听到一些对他的名誉有很大损伤的谣言。谣言说正当鳖灵到外面去治水的时候,望帝却在家里和他的妻子私通;鳖灵治水回来,望帝自己感到羞惭,这才把王位禅让给鳖灵,跑去隐居起来。

一番光明磊落的心意反而被当作是卑鄙*的念头,这使得隐居在山林的望帝真是百思不得其解。他百口莫辩,暗自也有些懊悔先前的禅位未免是多了。他就这么郁悒愁闷地死在深山穷谷里。他*以后,他的魂灵化作了一只鸟,就是杜鹃,也叫杜宇。整天一声声悲哀地啼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直到它的口里流出鲜血。

3、汇集优秀

唐朝时候,有一为名叫韦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里。

一天晚上,韦固在街上闲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各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里翻一本又大又厚的书,而他身编则放着一个装满了红色绳子的大布袋。

韦固很好奇的过去问他说:“老,请问你在看什么书呀!”

那老人回答说:“这是一本记载天下男女婚姻的书。”

韦固听了以后更加好奇,就再问说:“那你袋子里的红绳子,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老人微笑着对韦固说:“这些红绳是用来系夫妻的脚的,不管男女双方式仇人或距离很远,我只要用这些红绳系在他们的脚上,他们就一定会和好,并且结成夫妻。”

韦固听了,自然不会相信,以为老人是和他说着玩的,但是他对这古怪的老人,仍旧充满了好奇,当他想要在问他一些问题的时候,老人已经站起来,带着他的书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韦固也就跟着他走。

到了米市,他们看见一个盲妇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过来,老人便对韦固说:“这盲妇手里抱的小女还便是你将来的妻子。”

韦固听了很生气,以为老人意开他玩笑,便叫佳奴去把那小女孩杀掉,看他将来还会不会成为自己的妻子。

家奴跑上前去,刺了女孩一刀以后,就立刻跑了。当韦固在要去找那老人算帐时,却已经不见他的踪影了。

光阴似箭,转眼十四年过去了,这时韦固以找到满意的对象,即将结婚。对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长得很漂亮,只是没间有一道疤痕。

韦固觉得非常奇怪,于是便问他的岳父说:“为什么他的眉兼有疤痕呢?”

相州刺史听了以后便说:“说来令人气愤,十四年前在宋城,有一天保母陈氏抱着他从米市走过,有一个狂徒,竟然无缘无的刺了她一刀,幸好没有生命危险,只留下这道伤疤,真是不幸的大幸呢!”

韦固听了,愣了一下,十四年前的那段往迅速的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想:难道他就是自己命仆人刺杀的小女孩?于是便很紧张的追问说:“那保母是不是一个失明的盲妇?”

王泰看到女婿的脸色有意,且问得蹊跷,便反问他说:“不错,是个盲妇,可是,你怎么会知道呢?”

韦固证实了这各式时候,真是惊讶极了,一时间答不出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然后把十四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是,全盘说出。

王泰听了,也感到惊讶不已。

韦固这才明白月下老人的,并非开玩笑,他们的姻缘真的是由作主的。

因此夫妇两更加珍惜这段婚姻,过着恩爱的生活。

不久这件传到宋城,当地的人为了纪念月下老人的出现,便把南店改为“订婚店”。

由于这个的流传,使得大家相信:男女结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红绳,加以撮合的,所以,后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简称为“月老”。

4、汇集优秀

在黄帝的着名子孙当,除颛顼做了北方的天帝并且一度做了*的天帝之外,还有帝喾,也非常着名,他第一个做了下方的人王,奠定了家的基业。当时的人们都叫他做高辛王。

高辛王当的时候,有一年,大耳朵的皇后娘娘忽然得了耳痛病,足足痛了三年之久,经多方医治,都没有治愈。后来从耳朵里掏出一条金虫,大约有三寸长。虫一掏出来,耳痛病居然立刻就消失了。

大耳朵皇后觉得奇怪,便把这条虫用瓠篱盛着,又用盘子盖着,并且还亲自拿黑饭来喂它。喂呀喂的,盘子里的虫忽然变做一只龙狗,全身锦绣,五色斑斓,发出金光,从头到尾可以达到一丈二尺长。因为是从盘子和瓠篱里变出来的,因此给它取名为“盘瓠”。

高辛王见了这只非常漂亮的狗,很是喜欢,让它陪伴在左右,几乎寸步不离。

那时忽有房王作乱,高辛王为家的生死存亡而忧心忡忡,便向群臣说道:“如果有人能斩房王的头来献,我就把公主嫁给他。”群臣看见房王兵强马壮、所向披靡,势如破竹,预测着很难取得胜利,都不敢去冒这生命的危险。

说这天,宫廷里忽然不见了盘瓠,大家都不知道这只狗到底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一连找了好几天,都毫无踪影。高辛王也感到非常奇怪。

人们哪里知道盘瓠离开宫廷之后,直向房王的军营奔去。房王的军营,驻扎在海水的那岸。盘瓠跑到海边,摇身一变,变作一条张牙舞爪、威风十足的龙,浮过奔腾的大海,跳上海岸,再变回原形。

盘瓠直到房王军,见了房王,不住地摇头摆尾,哄得房王很高兴。

“高辛氏怕快灭亡了吧。”房王向他左右的臣僚说,“连他的狗都跑来投奔我,看来必定是上天之要助我消灭高辛氏了。”

于是房王大摆宴席,为这条狗的投奔作乐志庆。那天晚上,得意忘形的房王喝得酩酊大醉,睡在军帐。盘瓠趁这时机,猛地咬下房王的头,背在背上,奔出军帐。

一支追兵,各人手里拿着明晃晃的武器,在后面紧追不舍。

盘瓠奔到大海边,忽地纵身一跃,又变作一条甲光闪闪、须髯奋张的龙,腾云驾雾,飞过了波涛澎湃的上空。追兵们但见眼前云隔雾阻,却不见盘瓠的踪影,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高辛王那天坐朝,忽然看见爱犬衔了敌人的头跑回宫来,不禁喜出望外,便叫人收去人头,多拿些剁得细细的肉酱来喂它。

出人意料的是,盘瓠只把鼻头向盆边嗅了嗅,呜呜地叫了两三声,便走开了。从此它便闷闷不乐地睡在屋角,不吃东西,也不活动,连他的主人高辛王呼唤它,它也不起来,就这样过了好几天。

高辛王看到自己的爱犬这个样子,心里也很难过,想了一想,便向盘瓠说道:“狗啊,你为什么既不肯吃东西,也不起来呢?莫不是想要娶公主为妻,恨我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吗?并不是我不想履行诺言,实在是因为狗和人是不可以结婚的啊!”

令人震惊的是,盘瓠竟突然口吐人言,说道:“王啊,请不要忧虑,你只要将我罩在金钟里面,七天七夜之后,我就可以变成人了。”

高辛王听了这,甚觉诧异,果然将盘瓠罩在金钟里面,看它如何变化。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都没有什么动静,到第六天,多情的公主担心它会被饿死,于是悄悄打开金钟一看,盘瓠的身体都已变成了人形,只留一个狗头没有来得及变,可惜金钟*开以后,就再也无法变了。

于是盘瓠从金钟里跳出来,披上大衣,公主则戴了一顶狗头帽,他俩就在皇宫里结了婚。

结婚以后,盘瓠带着妻子,到南山去,住在人迹无法到达的深山的崖洞。公主**华贵的衣裳,穿上庶民百姓的服装,都亲力亲为,毫无怨言。盘瓠则每天出去打猎,以此为生。夫妇俩过着和睦幸福的生活。几年以后,妻子生下三男一女,于是带着儿女们回去看外祖父、外祖母。

孩子们都还没有姓氏,就请高辛王赐给他们姓。大儿子生下来是用盘子装的,就赐姓为“盘”;二儿子生下来是用篮子装的,就赐姓为“蓝”;只有三儿子想不出应该赐什么姓好,适逢天上有轰轰的雷声响过,于是便赐姓为“雷”。小女儿长大成人,招了个勇敢的兵士做女婿,跟着丈夫姓了“钟”。蓝、雷、盘、钟四姓,互相婚配,后来子孙繁衍,成为族,大家都奉盘瓠为他们共同的老祖宗。

5、汇集优秀

明成祖永乐六年,龙千岳镇守凌霄关。别看老将军时年68岁了,可他一顿饭仍能吃10个大馒头,还能张开昆仑铁胎弓,将裂云箭射人老鹰的眼睛。

凌霄关外乃鞑靼部族的盘踞之地。该部族为元朝从原溃退后逃到张北草原上的残存势力,其大汗本雅失里,人送绰号血胡狼。

血胡狼当然不甘心被驱一隅的命运,他领着手下时常对凌霄关附近的百姓烧杀抢掠。双方几次交锋,凌霄关人稀兵少,最后被血胡狼的人马团团围困。

这天,血胡狼骑着宝马,在距凌霄关城门300步远的地方站定。普通的弓箭能射出180步就已不错,而龙千岳的一把昆仑铁胎弓能射出240步,300步对于交战双方,都是*安全的距离。

血胡狼望着城楼上白须飘飘的龙千岳大叫道:“龙千岳,你投降吧,只要你献出凌霄关,本可汗一定重封你!”

龙千岳立在城头的帅字旗下,开口回应。可因为有风,声音飘忽,血胡狼听不清楚,只得催动坐骑,前行了20多步……龙千岳一见血胡狼站在了280步开外,便驻马不前,从城堞的下面猛抄起他的昆仑铁胎弓,又将一支裂云箭扣上弓弦,双臂奋力,一声怒吼,那支裂云箭就拖着一声利啸,流星般直奔血胡狼的面门飞了过去。血胡狼还没反应过来,一支穿云大箭已“噗嗤”一声,射了他的左眼球!

随即,龙千岳在城头一挥大纛旗,城内的兵将骑马举刀,杀将出来。鞑靼部一见大汗受伤,无心恋战,丢下了几千具兵将的尸体,逃回了张北大草原深处。

鞑靼部的军医从血胡狼的眼睛里起出穿云大箭,血胡狼顿时痛昏过去。待他再醒来,已是第三天的晚上,他挣扎着坐起,鞑靼部派出的细作正好回来禀报一一龙千岳的昆仑铁胎弓之所以能把大箭射出了280步,是因为换了新弓弦的缘

新弓弦是火鳞蛟的蛟筋。听到火鳞蛟三字,血胡狼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火鳞蛟蛟筋,那可是世上制作弓弦最好的材料。他急忙找来军师黑扎哲,咬牙道:“一定要毁掉昆仑铁胎弓,不然,英勇的鞑靼部将永远被困在茫茫草原!”

黑扎哲一双眼睛凶光频闪,点点头,转身出了血胡狼的大帐。

而此时的凌霄关城正沉浸在一片胜利的喜悦,连着三日宴饮,龙千岳喝得腿都软了。这天晚上他回到卧房,借着桌上明灭的烛光,从床底的木箱里取出红木弓匣,又从弓匣里取出沉甸甸的昆仑铁胎弓。然后一使劲。朱红色的火鳞蛟筋弓弦就被挂在了铁胎弓上,三把满弓一开,老将军已是满头大汗!

龙千岳刚要摘下弓弦,就听房门“咣”一声被踹开,三个蒙面的持刀刺客闯了进来。三把寒光闪闪的弯刀直奔龙千岳砍了过来。

龙千岳急挥手的大弓和三人相斗,边斗边高叫道:“抓刺客!”

帅府的护卫听到了龙千岳的呼救声,一个个手提武器冲了进来,那仨刺客一见已无退路,怪叫一声,手的弯刀更不要命地砍向龙千岳。

龙千岳控弓不稳,火鳞蛟的弓弦“嘣”一声,披砍断了。三名刺客一见斩断了弓弦,兴奋得大叫一声,然后掉转弯刀,自刎身亡。

望着被斩断的火鳞蛟弓弦,龙千岳心疼得直跺脚。这火鳞蛟实在难捉,断了火鳞蛟筋,昆仑铁胎弓就成了一把普通的铁弓,他这凌霄关第一射手也报废了!

三天后,龙千岳身着便装,领一哨精兵,直奔凌霄关外60里的凌霄山,去捉火鳞蛟。

凌霄山深处有一座恶龙潭,潭生活着十几条火鳞蛟。火鳞蛟是一种身长两丈的大水蛇,因为身上长着鲜红的鳞甲而被当地山民称为恶龙。

龙千岳手下的士兵们从马身上取下许多三面网,那网线都是用掺杂着乌金丝线的棕绳拧成,将三面网连在一起,组成了一张大网,然后将大网下到水里,官兵们站到水潭边,敲响铜锣,隐藏在水底下的十几条火鳞蛟吓得四散乱游。

龙千岳领人忙活了三天,竟连一条火鳞蛟都没有捕到。这天下午,从树丛转出一个背弓的猎户,看着那张沉在水的捕网呵呵笑了。

那群捕蛟的士兵正为捕不到火鳞蛟犯愁,一见有人讥笑,大为光火,一根绳子,将这大胆的猎户绑了起来。

猎户大叫道:“你们这样怎能捉到火鳞蛟,我要见你们将军!”

正站在岸边看捕蛟的龙千岳听到叫声,急忙过来,一问情况,赶紧放人,然后摸出了十两银子,躬身向猎户问捕蛟之计。猎户道:“军爷,您上次一定是用大网抓住的火鳞蛟吧?火鳞蛟这东西实在狡猾,您抓住了它们的同类,它们就永远记住了捕捉的网具,以后见到同样的网具,就会远远避开!”

那猎户讲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在大网上挂满水草,将网具隐藏起来,**火鳞蛟!

龙千岳一听有理,即命手下在大网上挂满水草,这只伪装好了的大网下到水底,终于有一条慌不择路的老蛟落网了。十几名官兵急忙收绳,一条三四百斤的老蛟就被捕了上来。

杀蛟取筋,编结弓弦,没用半个时辰,九股的蛟筋弓弦就做好了。看着威震边关的巨弓又能发射裂云箭了,那猎户也很激动,他回到栖身的山洞,从洞里取出一个用香樟木雕成的弓盒送给龙千岳。

这弓盒是猎户的父亲留下的。龙千岳的弓盒已被刺客砍碎,看着古色古香的盒子,他自是欢喜不已。他重赏了猎户,日落时分,领着人马回到了凌霄关。

龙千岳走后,那猎户将背上的大弓丢*潭。他其实正是鞑靼部族的军师黑扎哲。黑扎哲派人斩断了昆仑铁胎弓的弓弦,为的就是跟在龙千岳身后,一举找到火鳞蛟的老巢!

黑扎哲打了个唿哨,300多名鞑靼精兵立马从远处的树林跑来。黑扎哲一指恶龙潭:“将里面的火鳞蛟全部杀光,让龙千岳做不成火鳞蛟弓弦!”

恶龙潭虽只十几亩水面,可是潭深十丈,想将潭底的火鳞蛟杀光也绝非易!黑扎哲先命人枪扎刀砍,后往水射箭,但都没效果。最后,黑扎哲眼珠一转,手指着山上一座还冒着青烟的石灰窑,对手下道:“将那烧好的生石灰都取来!”

一万多斤的生石灰都被搬了过来,并且统统丢到了水潭里。随着生石灰的投入,恶龙潭的水沸腾了……

生活的十几只火鳞蛟都被沸腾的石灰水烫*。看着一具具火鳞蛟的尸体浮上来,黑扎哲得意洋洋,忙不迭地领着手下到血胡狼那里邀功去了。

凌霄关平静了一个月。成了独眼龙的血胡狼,又领着手下的50000多鞑靼兵将杀了回来。一时间,凌霄关外阴风惨惨,白骨成堆。龙千岳的万把人被困在了凌霄关,只好紧急求援。明成祖接到前线加急的文书,不敢怠慢,决定御驾亲征。

点击查看更多中国神话故事《河伯冯夷》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43640.html

热门阅读

  1. 祖国在我心中小故事200
  2. 关于企业食堂外包合同范本
  3. 关于中学宿管部工作总结
  4. 赞美老师的诗句 古诗
  5. 民风民俗手抄报
  6. 用拒绝造句
  7. 中西方颜色词的差异教学设计
  8. 梦落长安情感美文
  9. 走进社会福利院活动总结模板
  10. 《松鼠和松果》教案模板
  11. 谢樵青春在强渡堰塞湖时定格优美诗歌
  12. 春节过节的祝福短信
  13. 真爱都怕伤假爱才淡然经典句子
  14. 小狗哈利与隔壁太太经典儿童故事
  15. 《梅花魂》教学设计
  16. 语文课程教学计划
  17. 经典的励志语录
  18. 微信经典心情感悟说说
  19. 信用联社新员工的自我鉴定
  20. 家长会教师的发言稿
  21. 优秀教师师德师爱演讲稿范文
  22. 成长的脚步教案
  23. 幼儿园园长述职述廉范文
  24. 关于桂花的诗句和花语
  25. 橡皮先生我想对你说四年级作文
  26. 三年级小学生日记范文
  27. 精选父亲节快乐祝福语
  28. 唐代关于春天的诗词
  29. 在那个世界您还好吗散文
  30. 暮光之城语录
  31. 实现梦想永远不会太迟美文摘抄
  32. 感恩父母的作文3000字
  33. 鼻韵母教学反思范文
  34. 令我哭笑不得的表姐优秀作文
  35. 格林童话故事第:汉斯成亲Hans married
  36. 农家春早散文
  37. 公司供水服务座谈会发言稿
  38. 三年级数学日记之摩尔庄园
  39. 行动起来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校园演讲稿
  40. 感恩的名言诗句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9 09:33:56
本页面最近被 488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重庆,TA在页面停留了 111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