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总结

发布时间: 2025-07-22 00:32:53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的归纳有利于我们平时的练习训练,那么关于苏轼的这篇《记承天寺夜游》有哪些知识点归纳呢?

一、重点字词: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 )睡,月色入户( ),欣然( )起行。念( )无与为乐者,遂( )至( )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 )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盖( )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 )如吾两人者耳。

1、欲:将要。

2、户:门。

3、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4、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与为乐者,共同游乐的人。

5、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寄居承天寺。寝:睡

6、遂:于是,就。至:到 . 7、相与步于中庭:一同走到庭院中,相与,共同,一同。中庭,庭院里。8、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如积水空明:好像积水清澈透明。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9、藻荇(xìng) 交横:交叉错杂。10、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11、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在句中译为清闲的人,或有着闲情雅致、高雅志趣的人。1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但,只是。.耳:罢了。

二、译文:元丰六年(可不解释为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服准备睡觉,皎洁的月光照进了门,高兴地起来走动。(我)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光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有水藻、荇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晚上没有月亮。哪一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少两个像我们的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罢了。

三、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朝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书画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6岁。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与其弟苏辙和其父苏洵合称为“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中的三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他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合称“欧苏”;诗歌与黄庭坚齐名,合称“苏黄”;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学过他的文章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

四、写作背景: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是选自《东坡志林》卷一。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卒于常州,年六十六。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低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元丰二年七月,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被杀。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五、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六、结构形式: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1、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议论。

2、结构层次: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3、写作技巧:

1.比喻传神: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抓住了瞬间的感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七、理解填空: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旷达胸怀)(1)贬谪悲凉。(2)人生感慨。(3)赏月喜悦;(4)漫步悠闲。

八、思考:

1、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2、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旷达(豁达)乐观*怀。3、 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3、欣赏:“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4、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月光(月色)

5、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庭下如积水空明……影也”

九、中心思想: 本文表现了作者旷达*襟和积极乐观的情怀。

拓展阅读

1、高一历史必修一最新

洋务运动

背景:内忧外患

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

前期:自强为旗号。后期:求富为旗号

前期创办的工厂:曾国藩——安庆内军机械所,李鸿章——江南制造局,左宗棠——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津机器制造局

后期创办的工厂:李鸿章——轮船招商局(上海),李鸿章——开平煤矿(津),张之洞——汉阳铁厂(湖北),张之洞——湖北织布局

创办新式学校和选派留学生是有远见的措施。

失败的标志:清*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

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

清*内部的顽固派对洋务运动百般阻挠和破坏。

整个洋务运动,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彻底改变*制度就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导致洋务派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2、高一历史必修一最新

【古代希腊民主*】

一、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古希腊以海洋为依托,山岭和河流分割,彼此相对孤立造就了众多城邦国家。

2.*条件:具有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的城邦特征,这使公民更多的直接参与城邦*。

3.经济条件:濒临海洋,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比较发达,新兴工商业者追求民主权力的渴望强烈。

(公民的定义: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二、确立过程

1.梭伦*(奠基)

(1)时间:公元前6世纪初

(2)内容:根据财产多寡,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权力*;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

(3)作用:*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奠定基础。

2.克利斯提尼*(确立)

(1)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内容: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进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利等。

(3)作用:这次*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特权,公民参**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确立起来。

3.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黄金时代)

(1)时间:公元前5世纪

(2)内容:扩大公民参政范围;*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为参政公民发放津贴,鼓励公民接受*教育和文化熏陶

(3)作用:这次*使雅典民主*发展到顶峰。

三、评价

1.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内部平等

2.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

3.进步性:

(1)雅典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民主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4.局限性:

(1)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做主的民主。

(2)小国寡民体制造成直接民主的泛滥,抽签选举,轮番坐庄等成为*社会动荡的隐患。

3、语文寒假复习归纳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

2)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3)楚千里清秋,水随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4)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

7)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点击查看更多《记承天寺夜游》知识点总结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38147.html

热门阅读

  1. 青年节作文:5青年节感想
  2. 元宵节客户祝福语大全
  3. 买灯泡的人散文
  4. 借酒思乡古诗
  5. 国庆游森林公园的作文
  6. 2015年防溺水心得体会300
  7. 关于腊八节祝福短信集锦
  8. 民间故事《小皮匠》
  9. 由商丘入永城途中作的全诗鉴赏
  10. 2015猴年元旦送朋友的祝福语
  11. 关于寒露的古诗
  12. 关于《绣岭宫词》的全诗赏析
  13. 关于秋叶的诗句
  14. 物业公司有关员工行为大检查的通知
  15. 有关暑假的计划参考示例
  16. 颐和园导游词950字
  17.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450字
  18. 学习理论对影视艺术教学的启迪的论文
  19. 我愿做日光城里一只懒懒的狗随笔
  20. 201年植树节精彩祝福语短信
  21. 小区物业防盗宣传标语大全欣赏
  22. 描写威海的散文
  23. 班主任高考祝福语
  24. 《蝶恋花》原文与翻译
  25. 春节的古诗精选10首
  26. 七月的诗行组诗
  27. 高中生入团申请书800字
  28. 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精选
  29. 达尼尔·韦勃斯与土拨鼠的故事
  30. 中国经典寓言小故事九则
  31. 歌颂情谊的诗句
  32. 201年给朋友的愚人节祝福语
  33. 赞扬雷锋的诗歌精选
  34. 教师节专题对联
  35. 三十年同学聚会感言范文
  36. 企业工人相声《老总的道歉》剧本
  37. 201年54青年节歌颂青春的祝福语
  38. 有关文天祥的故事
  39. 在一首诗里老去春光散文
  40. 拔苗助长成语故事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14 11:19:44
本页面最近被 251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贵州,TA在页面停留了 127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