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充气雨衣》教学设计范文
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让学生自己默读,再交流一下,看看他们是否已粗知大意。然后引导他们想一想或讨论讨论: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像小林那样,多动脑筋,动手做做看。
学习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3.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
二、识字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教材中的小鱼儿,如果小鱼儿不能告诉你,就去请教字典老师。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
(1)互做监督员:俩人合作,一人读一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读准,互相帮助正音。
(2)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3)悄悄话。同桌俩人合作,一人指字,另一个人悄悄读给对方听。
(4)接力赛。四人一组,第一个同学说出一个字的某方面特点,第二个同学在字卡中快速找出,并大声读出来。第三个同学说出或读出在课文中的词句。第四个同学再用这个字组一两个词语。
3、指名分段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充气雨衣,请小朋友们跟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小朋友们读了它以后有什么问题吗?
2、通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读:
(1)下午放学的时候,随着一声春雷,下起了大雨……小林的雨衣--
(2)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
(3)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自由朗读第四、五自然段。
(4)在儿童用品展览会上,--
二、质疑解难,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地方。
2.开火车接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想说什么?)
3.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播放课件。
课件演示
普通雨衣→旋转起来的裙子→塑料救生圈→充气雨衣
4.小结:小林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善于观察,想办法解决问题,真了不起。
5.思考、讨论。
(1)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
(2)怎样才能使设想变为现实?
三、朗读品味,表达情感
1.画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组内赛读。
3.出示课件(小孩子穿着充气雨衣),指导朗读。
漂亮、实用的充气雨衣穿在身上,可真神气!让我们一起来夸夸小林吧!
四、想象创新,激励延伸
1.你们一定也想成为小小发明家,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中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思考、讨论、交流)
2.同学们,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发明家。老师等着使用你们发明的新产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
五、课后实践,劳动体验
动手做做,改进一下你认为不太好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
拓展阅读
1、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有关知识,初步认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步学习阅读说明文,体会说明事物的一些方法。
3、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倍、庄稼、野兽、凝结、埋、炭、水滴、钢铁、生存、繁殖、蔬菜、比较、杀*、预防”等词语。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了解太阳的特点,体会课文怎样运用举例和数字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的。
教具准备: 1、识字课件。 2、有关太阳的影像资料。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我知道你们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后弈射日》)
[从学生的爱好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同学们,这个动画片讲了什么事?谁来说说。
3、天上的太阳到底能不能被射下来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说明太阳的课文。(板书:太阳)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圈出自己不会的字。
2、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长组织本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不会的生字,互教互学。
(2)小组成员都不会的生字可以一起查字典学习。
(3)小组成员接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的能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交流。
4、出示生字课件,学生读熟巩固。
5、重点指导以下字的写法“嫁、兽、蔬、滴、凝、*”
(1)观察字形,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2)生写字,同桌互评。(3)写字交流展示。
三、再读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
1、读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板书:远 大 热)
3、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4、互相交流读书体会。
四、作业:
1、向家长介绍太阳的特点。
2、搜集有关太阳及太阳与人类关系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影像导入,激发兴趣。
1、早晨,当红通通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把它那金灿灿的光芒洒向大地的时候,你可曾想过,是太阳给我们带来了这个可爱的世界。(播放太阳升起的录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课题――太阳。
2、质疑梳疑:
太阳是怎样一个星球?
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让学生学习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二、抓词理解,品读课文。
1、讨论: 太阳是怎样的一个星球?
(1)根据学生选择来学习
①远:重点词句:三万万里远
日夜不停的走 走三千五百年;坐飞机 飞二十几年;从地球上看只有盘子那么大。
②大:重点词句:大得很 一百三十万个地球 抵得上
③热:重点词句:大火球 很高
表面 六千度 钢铁碰到变成气 中心温度估计是表面温度三千倍
(看课件体会理解“热”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以学定教,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
(3)在你读出的这些句子中,有什么发现?(引导生体会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用你的朗读来再现一下太阳的特点吧!
2、太阳离我们那么远,那么大,还那么热,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呢?
讨论:太阳与我们有着怎样的关系?
(1)学生自读课文。自由发言。
(2)太阳与人类的关系真是很密切。请你找出最能表现太阳与人类关系密切的一句话。(学生练读)
(3)看录像:有关太阳与地球的关系。联系录像及生活实际谈太阳与我们的关系。
(4)根据你平时观察所得和书上提供的资料说说太阳与我们人类关系怎么密切。提供句式:①有了太阳…… ②如果没有太阳……就……,因为……
[出示两种句式,由学生自己任意选择,体现因材施教。]
阅读、讨论后学生回答,进行以上句式的说话训练。
(5)太阳与人类有这么密切的关系,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
三、朗读展示, 读出体会
同学们了解了太阳的特点, 知道了太阳与动植物、人类生活、雨雪形成、风的形成、人类健康等都有密切的关系,下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用自己的朗读来表现这些密切的关系吧!
[读是理解文章的很好表现形式, 也是教师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简易方法。]
四、课外资料交流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五、小结升华
人们说太阳是光辉灿烂的,不仅仅指它的光彩夺目,还有对它无私精神的赞美,让我们也做一个小太阳,无私的把光和热撒向身边的每一个人。
2、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一、课文分析
《妈妈的账单》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可贵的亲情、友情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过渡课文。所需一课时。预案的设计努力倡导让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懂文本,通过说话、朗读等方式,感悟出故事包含着的深刻的人文内涵,使学生润物细无声地受到语言的训练、情感的熏染。。课文切入角度独特,意蕴深长,是一篇人文意义很强的教材。
知识与技能
学习默读课文。读通课文。
过程与方法
读懂课文内容在反复诵读文本、对比两份账单中进行说话、朗读训练, 培养独立的阅读能力,鼓励和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懂得主动帮父母做事。
三、教学重难点
的教学重点是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难点是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
四、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都处于八、九岁的年龄,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对事物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对身边的事有些熟视无睹。 在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篇同一主题的课文,对于亲情有了一定的体会。但由于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享受父爱、母爱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对父母亲的回报,再加上本篇课文蕴含的哲理较深奥,在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时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老师引导。
五、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疑问导读法、以读代讲法进行教学,力求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达到语言文字的本节课中,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进行学习,使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品味与情感体会的有机结合,从而产生思想共鸣。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 幻灯 教科书 板书 音频媒体
七、教学课时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1、解读古诗,引入教学。
记得,前不久我们刚学过一首描写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孩子缝补衣服的诗,题目是《游子吟》。对,今天就让我们再满怀深情地来读一读吧。
2、围绕报字引入新课。
还记得诗中的报是什么意思吗?我突然想到了另一个和报有关的词(板书报酬),这又是什么意思?(付出劳动后得到酬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个关于报酬的故事。
3、出示课题: 妈妈的账单。
一起读一读课题。
4、题目边上加星号表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那今天就让我们自己试着去读懂这篇课文,好吗?
二、初读自学,了解大意
1、先请同学们结合自读提示看课文。(出示问题)
2、接下来能自己读课文吗?当你碰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的时候就把它划下来反复地读,直到把课文读通顺为止。
3、检查词语:你从书中找到了哪些容易读错的词语,和我们大家交流吧。(出示词语)
索取 报酬 款项 如愿以偿 羞愧 慈爱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 怦怦直跳
都会读吗?先请你的同桌检查一下。
让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它们吧。轻轻地读。
三、 对比两份账单
1、出示两份账单(电脑显示):这就是同学们刚才提到的两份账单。请同学读账单内容。
2、让我们仔细看看它们有哪些区别?
3、引导学生理解两份账单的不同。
A、 内容不同:一份是母亲欠他儿子彼得的帐单,一份是彼得欠他母亲的帐单。
随机落实款项:彼得的帐单列有几条款项?妈妈的帐单也有四条款项。但内容各不相同。
B、 时间不同:妈妈为彼得付出了十年的辛苦劳动,而彼得也许是一天或两天。
C、 报酬不同:妈妈为彼得付出了很多,却要彼得支付0芬尼,而彼得一共向妈妈索取了60芬尼。
4、妈妈读了彼得的账单后,有什么反应?为什么什么话也没有说?
(她期待小彼得能够自己醒悟,而且她相信小彼得看了她的帐单会象她期待的那样,明白事理,改正自己的不当行为。)
5、那让我们再仔细瞧瞧妈妈的这份帐单,你们说母亲十年来为彼得的辛勤付出就仅仅只有这四条款项吗?如果我请你把这份母亲的帐单再列详细点,还可以列举什么呢?
(师引导:从小到大,已经为他洗了数不清的衣服,生病时)
6、如果妈妈的帐单上不写0芬尼,你认为该写多少?
7、既然妈妈付出了这么多,为什么妈妈的账单上写得都是0芬尼?(是啊,妈妈为孩子付出的已经不能用金钱来衡量了。妈妈的爱不但是无价的,也是无私的,妈妈只是全身心的爱着自己的孩子,从不计报酬。)
8、对比这两份账单,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诵读感悟羞愧
1、 那小彼得体会到妈妈的爱了吗?从哪儿看出来的?请你仔细读读最后一段。(出示最后一段)
2、现在,你又对小彼得有什么评价呢?
(是啊,小彼得还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到妈妈的帐单,他很快领悟到,妈妈是一直在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着自己,从来没有想到过报酬。跟妈妈的付出相比,自己所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他改正了自己的做法。)
3、是啊,彼得刚才说的这些话就是彼得羞愧万分的表现,你知道什么是羞愧万分了吗?
五、讨论题意,升华内涵
1、我们相信,妈妈这一份充满宽容、怜惜、关怀、挚爱的的亲情,会像缓缓流淌的小溪,永不停息地陪伴着小彼得一天天长大。所以说 这还是一份( )的账单。(课件:一份( )的账单)
2、小结:彼得把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他也一定会把这个关于报酬的故事永远珍藏在心里,我们也一样。用这个故事来告诉自己:亲情是无私无价的、不求回报的。
3、再读感悟。
六、延伸拓展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完成练习。(出示练习)
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今天的课程。(播放歌曲《母亲》)
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中受教育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借助拼音读通顺课文,通过讨论学习明确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认识到母爱的无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课文的事例中受到人文教育,引导孩子做一个热爱劳动、热爱家庭的好孩子。
重点与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文中的两份账单。
一、课前三分钟
说一说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事,或准备做什么事。
二、明确阅读要求
1、指名读课文前面的导语,边听边想:提出了哪些阅读要求。
2、要求为:
(1)读读课文,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妈妈为什么写的都是“0芬尼”;
(3)小彼得看到妈妈的账单是怎么想的。
三、自读课文,同桌交流
认真读课文,把两份账单多读几遍,对比着思考三个阅读要求,把自己的体会和不懂的问题写下来,再和同桌交流一下。
四、全班交流
1、齐读课文,正音。
2、提出你在读书中发现的问题。(如,词句方面:“报酬”“款项”“如愿以偿”“蹑手蹑脚”“芬尼”“小心翼翼”各是什么意思?妈妈在看到小彼得的账单时为什么什么话也没说?内容方面:课文为什么用《妈妈的账单》做题目,而不用《账单》或《儿子的账单》?妈妈的账单算账单吗)
3、出示两份账单。
儿子的账单
妈妈的账单
母亲欠她儿子彼得如下款项:
取回生活用品20芬尼
把挂号件送往邮局10芬尼
在花园帮助大人干活20芬尼
彼得一直是个听话的好孩子10芬尼
共计:60芬尼
彼得欠他的母亲如下款项:
为在她家里过的十年幸福生活 0芬尼
为他十年中的吃喝0芬尼
为在他生病时的护理0芬尼
为他一直有一个慈爱的母亲0芬尼
共计:0芬尼
(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份账单,看你能否解决自己的疑问或别人提出的问题。(如,“报酬”就是付出劳动后得到的酬劳,比如小彼得帮妈妈取回生活用品要20芬尼;“款项”就是每一个项目多少钱;“如愿以偿”就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芬尼”是德国货币单位1马克=100芬尼;“蹑手蹑脚”就是轻手轻脚,不弄出一点儿声音;“小心翼翼”是特别小心、认真)
(2)根据两份账单来汇报你读懂的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小彼得开出账单向妈妈索要报酬。妈妈让他如愿以偿并开列一份特殊的账单,使小彼得将钱还回的事情。
对比两份账单,可以看出妈妈为小彼得付出的太多太多,而儿子所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妈妈把自己十年中的辛苦付出都写上0芬尼,表明了母爱的无私与崇高,同时也告诉小彼得:亲情是无价的。
4、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1)齐读。
(2)画出描写小彼得心理、神态、动作的词。
“读着读着、羞愧万分、怦怦直跳、蹑手蹑脚、走近、藏、小心翼翼、塞进。”
(3)谈谈体会。(结合插图投影)
(小彼得在看到妈妈的“0芬尼”账单后,羞愧万分,已经知道自己错了,悄悄把60芬尼还给妈妈。妈妈很高兴看到小彼得知错能改。)
五、讨论深化
1.课文为什么以《妈妈的账单》做题目?引导学生在讨论中明白,这不是一份普通的账单,而是包含着教育技巧和爱的表达的账单,有着妈妈的良苦用心。
2.若给课文换个题目,你想换什么?(如《爱的账单》《无价的账单》《可贵的账单》《无法偿还的账单》等)
六、随文练笔
(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想一想她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同桌间说一说,再写下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