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依的情感散文
当姑姑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我才真正明白,世事难料,有很多东西自己根本无法掌控。姑姑那么好强的一个人,躺在病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甚至连大小便也没有知觉,她昏迷的时候还好,清醒以后却难以接受,她的脾气开始暴躁,她不停地说:“要么让我起来,要么让我死去,我不 想这样活着拖累你们……”姑姑的痛苦和绝望让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这种对疾病和衰老的恐惧是我用语言无法表达的。
少有所教,壮有所立,老有所依,这是生命的必经之路,可是我们做儿女的怎样才能让父母的心里踏实,在他们孤独无助的时候可以有一个真正的依靠。我也从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也许是出身贫寒,我一直以为有了钱就能让父母长辈过上好日子,这些年我们都在努力挣钱,和同龄人不一样的是,我们不是为儿子打拼未来,我们是在为自己和老人创造幸福。我从没有想过要为儿子买房买车,买工作,但我一定要让母亲、公公、婆婆他们安度晚年,虽然不能让他们大富大贵,但一定要保证他们衣食无忧,有钱看病。我能想到的就是这些。直到姑姑住院,我才明白,要让他们真正感到心里踏实,老有所依原来是这样难。我们兄弟姐妹和表弟表姐都愿意拿钱给姑姑治病,只是大家都觉得自己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她。
医生告诉我们,姑姑至少要在医院里躺一个多月,这期间她不能动,大小便都要拉在床上,我们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照顾好她,帮她擦洗身体,给她活动筋骨,让她心情愉悦,这样康复的几率就会高一些,如果病情恶化,也许她今后就要一直躺在床上。医生的话让我们很恐慌,表弟说他刚刚调到*,工作不能马虎,下个礼拜还要去北京学习。表姐说她正在装修房子,在叔叔面前,我和姐姐没敢言语。我们本想给姑姑请一个特护,叔叔却坚决反对,他说自己的儿女和侄女都靠不住,外人怎么能让人放心。
表弟请了假,也放弃了去北京学习的机会,他说:去北京学习也许以后还有机会,在老娘卧病在床的时候不能在身旁服侍她,自己会遗憾终生。表弟让我很感动!以前我对他多少有点成见,自从他上了大学,尤其是结了婚后,很少回家,对姑父、姑姑的生活不闻不问,前年正月,姑姑的大女儿因病离世,同年七月,一向身体健康的姑父突然晕倒,还没到医院就撒手而去,从此姑姑就一个人孤独的生活。从那以后表弟才有了一点改变,回家的次数多了。可我们都觉得他靠不住,我没有想到这一次他能做的这么好,无论姑姑的脾气多么暴躁,他都是面带微笑,不急不躁,就像哄小孩一样哄着她,给她喂药喂饭。姑姑的大小便都在床上,他一点也不嫌弃,经常给姑姑擦洗身体,把床单换的干干净净,病房里的人都羡慕姑姑有这么一个好儿子。当然表姐就更不用说了,房子以后装修,照顾老娘才是大事。轮到我照顾,我才知道,表弟表姐是怎样的辛苦,姑姑体型偏胖,就是她想翻个身,对我来说也是很困难的事情,姑姑要大小便的时候我更是要用尽全力……
在医院里住了几天我没有了刚开始的恐惧,相反,心里感到很温暖。在这个病房里住的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隔壁床上的阿姨,一直是儿媳妇在陪护,她对婆婆细心入微的照顾能让人深刻的感觉到婆婆也是妈。对面床上的叔叔,他女儿很年轻也很漂亮,他对我们说自己的女儿有洁癖,可是他女儿总是笑着说“那是两码事,我怎能嫌弃老爸,照顾您我是天经地义,您就安心接受,就像我小时候安心接受您的照顾一样。”她的话温暖着病房里每一个人的心。还有交大的那位教授阿姨,她的先生也是西工大的教授,惟一的儿子在北京工作,她没有告诉儿子自己生病的消息,可是每天都有几个学生来照顾她,虽然天天换人,但他们都说着同样的话语:“老师,您不要客气,就当我们是您自己的孩子。”这些都感动着我,也让我明白,无论有钱没钱,能在父母亲人患病的时候伺候左右,才是一种福分,那样父母的心里才会踏实。我也想告诉天下的父母,也许你们的孩子很少回家,也许他们也不经常打电话,但这并不是他们心里没有你们,儿女也不想让父母为自己操心,就像你们只想让子女安心过日子,家庭和睦,幸福健康一样。一旦你们有事,儿女就会在你们身边,给你们依靠。请你们不要把儿女都想得那么无情,儿女也懂得爱和感恩。钱没了可以再挣,工作没了可以再找,亲人没了,就是真的没了,我想这个道理做儿女的都明白,谁又愿意给心里留下遗憾。
我们每个人都有老的那天,都希望身边子孙绕膝,安度晚年,生命才不会孤单。所以父母在,儿女不远行!让辛苦一辈子的父母老有所乐,老有所依,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想见却又不得见的时候,抱恨恸哭,遗憾终生。
拓展阅读
1、老公我们谈谈友情情感散文
老公,结婚已有10年,也许,你早就不屑于跟我谈情说爱了。你喜欢的古龙大侠说:“夫妻,到后来一定会有友情——一种互相信任、互相依赖、至死不离的友情。”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谈谈友情吧。
有些日子不见你的好兄弟,你会拿起手机给他打电话。翘着二郎腿,抽着烟,爽朗说笑,偶尔豪放嘻哈。你的老婆,我,在外出差数日。那么,依据友情,你也应给我打个电话,海聊一番;如果你实在忙碌,至少问问我近况如何。听说孙俪和邓超因拍戏聚少离多,保养恩爱的方式就是每晚煲电话粥,1到3个小时。那么,你最少给我1到3分钟吧。
你和你的那些酒肉朋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下下馆子,杯盏交错,吆五喝六,畅饮痛聊,不亦快哉。那么,依据友情,你是否也应选个我喜欢的餐馆,点几道我嗜爱的美食,再和我来几杯小酒。你也许会说,我们之间哪还有那么多话说呢。这样,我们就少说话,碰碰杯,看看对方,相视一笑,我觉得也很不错。
有朋自远方来,你会干劲十足地打扫屋子,用收纳箱急急忙忙把那些七七八八的零零碎碎藏起来,好让朋友看到你干净明朗的家,然后你们在这样美好的环境里海阔天空,我则在厨房里给你们准备丰盛的下酒菜,你说朋友来了无论如何地主之谊要尽好。现在,我们家的沙发上、地板上、厨房里,一片狼藉,还有那些角角落落里灰尘即将牢牢嵌入地板和墙布,我已连续加班10天。那么,依据友情,我的好朋友,你也应在我疲惫不堪地下班回来之前,尽尽你的地主之谊,让我看到一个窗明几净的家。哪怕,这样的惊喜数月仅有一次,也好。
你其实是一个有些怀旧的人,与你的发小聊天,你总会回忆你们年少时的那些场景,说着说着,或唏嘘或咯咯发笑,陶醉其中。其实,我与你之间,从恋爱到婚姻,也有14年过去可供回忆。那么,依照友情的要求,你也应坐下来与我聊聊我们的那些曾经。你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的样子吗?你还记得你承诺要给我怎样的幸福吗?我可是记得的,你那时鲜衣怒马,眼神明亮,浑身散发让我着迷的气质。
你讲义气,朋友郁闷,你安慰;朋友遭遇困难,你鼎力相助。如今,我也很郁闷,为工作的事,为孩子的事,为你的事;如今,我也有困难,驾照补考了2次依旧没过,项目的方案提交了多次客户仍旧在提意见,父亲眼患重疾,母亲老年抑郁。那么,依据友情,你也应给我安慰,想办法帮我解决一件件麻烦事,你可以在孩子身上多用点心思,可以耐心一点陪我练车,可以尽量拿出点时间去看看你的岳父岳母。
在朋友面前,你向来懂得宽容,他们有时做出令你失望的行为,你总能站到他们的立场去理解,还跟我说将心比心,大家都不容易。那么,依据友情,对于我的一些小毛病、小缺点,你也不必那么计较,你也应试着去理解,对不?
你其实是一个口才很好的人,对朋友的赞美从不吝啬。那么,依据友情,你也应经常赞美我,比如我精心烧的那道狮子头,你吃得那么香,为什么不赞誉一番呢?再比如我穿了那件蓝色缠枝莲长裙,你明明觉得很好看,为什么不说些美美的词呢?
我和你的家乡,称呼妻子时,用的是同一个词:堂客。我是你的堂客,堂屋里的客,那么,我们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朋友。可是,暂且不论10多年的夫妻情,即使从袍泽之情来说,你也仍需努力呀。
2、夜游有感心情散文
炎阳西沉,夜深矣。余暑未贻,热骸不减,躁动难安。故居斋室犹蒸锅回笼,四壁盖不通风。久居宅内,心浮气躁,坐立不安,心志不宁,不可久待,憋闷也。举头探窗外,且有幽丝凉风,好生清爽,决意出户夜走一番,一来避暑歇凉,二且逍游散心,二者兼顾,如此正好,随将桌上凉茶一饮而尽,方才叩门而出。
南走百余步,得一处花园,芳艳成片,苍绿结群,草伴花长,树陪虫鸣。角藏一花,不知名,花怒开,香气逼人,芳味漫溢,处处争芳斗艳,暗里藏娇。中有四路,各通东西南北,且见一路,猜闲余定是少有行人过往,杂草丛生。恐丛中藏蛇虫鼠类,故另择一路,继而复行百八十步,近小河,宽数丈,私窄之处可跃之。虽无潺潺流声,但也映照无疑。静而止步,欲思望水,众揽灏夜,星云依稀,不见晓月。无噪杂之乱耳,无烟瘴之蔽眼,举目可阅千里,心神俱然,惬意也!尤记前诸葛孔明曾训缄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吾将其与此比之,甚羞矣,枉亏前人之教诲,难怪终不得成就,实乃德之尚浅,品之未修,德品无自修于己身,何谈儒雅君子呼!愧之,愧之。
呜呼,岁月蹉跎,人生几何?刹那芳华尽逝,弹指华发皆老。正逢意气风发壮年时,当立志,痛下心,搏击人生。鸿鹄尚能明志哉,热血男儿废志而不立之,则羞不及禽也!圣人常明志,皆举志策为己之首任,男儿志在四方,志行千里。夫有才不在年高。有才之时,当善施才,无才之时,当善学才。善施亦善学者,方能强别人所之强,强己所不强之。拿捏有度,游刃有余,定当有时,披荆斩棘,披星戴月,直达巍峨之巅。
静而久思之,忽记夜已甚深矣,即转身回走。此时,万籁俱以静寂,唯有蛙蛐唱鸣。迂返途中吾酌思何谓大丈夫,何谓君子呼?君子坦荡荡,立于天地间。仰,应无愧于天;俯,当无愧于地。此谓大丈夫也!
如此而已。
某日夜游有感,今抱恙执书,寄斯文。
3、诗里桃花别有情抒情散文
春天是桃花怒放的季节,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桃花是诗人们乐此不疲的吟咏对象。
两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留下“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的绝唱。诗人描写的是一个如桃花般美丽的姑娘就要出嫁了,其美满的婚姻和高尚的德行一定会给她的家庭带去兴旺发达。这其实是一首古人在婚礼上唱出的一首祝福之歌,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还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喜庆之日的温馨与甜蜜。这里,桃花成为一个美好的象征,反映出先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一个的初夏时节,大诗人白居易来到庐山的大林寺,山下已是大地春回,芳菲已尽,这对喜爱春光的诗人来说,不能不说是极其遗憾的事。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景——一片盛开的桃花。令诗人不禁心情愉悦,提笔写下了了这首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意境深邃,富于情趣的绝句珍品,“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有关桃花的爱情诗,最经典的莫过于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唐代诗人崔护考进士未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在郁郁桃花林里,偶遇一美少女。其时桃花开得正欢,少女甜美的面容在桃花映衬下显得格外红润,妩媚动人。崔护惊讶于少女的美丽,几回启齿欲言,却又含羞而止。姑娘热情地接待了他,彼此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到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只见桃花灼灼开,不见少女款款来。此情此景,不禁让诗人心生惆怅,写下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刘禹锡别出心裁的用桃花喻人寓事,演绎了一桩名传青史的“桃花诗案”。唐永贞元年,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柳宗元等人的革新活动被贬为郎州司马。十年后诗人回到京师,并写下了《玄都观桃花》一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诗人以明艳趋时之桃花隐喻充斥朝中暂时得势的奸佞小人,借花讽喻,痛快淋漓。但诗人又因此再度被贬谪为连州刺史。当刘禹锡十二年后再次回到长安,他又吟出《再游玄都观》曰:“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尽管坎坷多年,诗人依然故我,豪气逼人、初衷未改。
风流才子唐伯虎在《桃花庵歌》咏叹道:“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诗中的桃花与美酒,体现的是诗人历经红尘繁华情事,从而看透人生无常空幻现象之后,欣欣然无牵无挂好心态。癖好桃花而能得道成仙,这成仙后的状况呢,只是种种桃树,待到桃树长大成林了,便开始摘桃花换酒钱。逍遥日子里,酒醉与酒醒皆与桃花长相厮守,至于那些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与爱恨情仇,也就统统抛之脑后了。
除此之外,我还喜欢清朝诗人谈印梅在《九嶷仙馆词》的两句诗:“杨柳晚风深巷酒,桃花春水隔帘人。”酒藏深巷,不好酒也心醉于杨柳春风;人隔珠帘,不好色也神迷于桃花春水。江南小镇的温婉、含蓄,尽在这一藏一隔之中。特别是“桃花”一词用得极好,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只可能是桃花,除却桃花换成其他任何一种花,都会显得不伦不类。还有李太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杜甫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问浅红”,袁枚的“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则是“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桃花是女子娇羞的颜面,是深藏深山的春光,是多情才子的情感,是*志士的号角……片片桃花,在辉映的生命中绽放;首首诗歌,在灿烂的桃花中盛开。
4、女儿你在那边还好吗情感散文
你常说:爸爸是一棵大树,靠着爸爸好荫凉、好荫凉。
你常说:你是爸爸前世的小情人,偎依着爸爸好快乐、好快乐。
你常说:你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孩子,如今你哪里?那边真的是一个快乐世界吗,去那边你真正的什么都解脱了吗,爸爸想不通,那么要强的你,会在报平安电话的两个小时后,狠心地离开我们。难道爸爸妈妈真的一点都不值得你留恋吗,已许那边是一个更快乐的世界,但是孩子,爸爸妈妈已年过半百,奶奶已八十多岁高龄,原谅爸爸不能过来陪你……。
25年前,当你第一声哭喊震动着我们老屋的时候,我是多么开心,伴随你咿呀学语的幼婴时代、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初春的阳光一样美好的少年时代、豪情万丈的中学时代及至以后的购车、购房……,点点滴滴,都像一本清晰的相册,刻划在爸爸的每一棵记忆神经,岁月已经无法洗去。当闭上眼睛,眼前就会出现你拍摄的繁多视频、照片,出现你挽着爸爸妈妈的`手逛街、或亲吻着爸爸妈妈的额头的一幅幅画面……,一点点、一幕幕,只能成为爸爸记忆中的一部绝版电影。
孩子,你知道吗?由于你的懂事,你生前的很多同学、朋友都很羡慕我们这个温馨家庭,亲切的称呼我们为爸爸妈妈。你出事后,他(她)们从各地赶往深圳或金沙陪你,或从深圳送你回到金沙老屋,怕你热、怕你冷、怕你孤单,直到你不得不离开老屋的那一刻。他(她)替你叫着爸爸、妈妈,抱着爸爸妈妈失声痛哭。特别是阿英,由于你生前不经意的一句玩笑,她哭着、跪着要替你还几十万的房贷,你说,她也有爸爸妈妈要照顾,我们忍心要她还吗?
孩子你知道吗,阿英的男朋友胖胖,正式称呼我们为爸爸妈妈了,他说:春节时飞过来正式举行认亲仪式,小小已要我正式替她改名姓王,要是你在,该有多好、多热闹、多开心啊。
孩子,你的离去,我不光失去亲爱的女儿,更失去一位知己、朋友。孩子,我真的很想恨你,但是,爸爸做不到,,这辈子已无法做到。要恨只能恨老天爷,恨他眼瞎,拆散了我们这个幸福温馨的家。孩子,如果你在天有灵,在那边冷了、热了、不开心了……进爸爸的梦乡,告诉爸爸,切记。
如果有来生,如果你愿意,我还愿意做你的爸爸。
5、读汪曾祺散文有感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暗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是陆放翁的诗,与他广为人知的表达报国雪耻之志的诗歌不同,这一首诗给我们看到了一个士大夫的日常生活情趣,闲适的心情有一种不被尘世所染的脱俗,就如同汪曾祺先生的散文。
汪老是喜爱这首诗的,不如说是他喜爱这种心情,这种心情是具有生活气息的,他想展现给我们的就是他的带着心情的生活。
他对生活的感觉,似乎略有逃学孩子的清闲,世界也就这么大:嘴里叼着的微甜的草根、为了捉“都溜”沾惹了一身的臭芝麻、苗族女孩子娇嗔柔和的“卖杨梅——”声、在窗台上悄悄“吸着水”的绣球花,这就是生活,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艺术,他真实地、切身地享受这种艺术。
他是个别样的作家,他与当今坐在家里或办公室里眼珠牢牢盯住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舞、神经几近被络绎不绝的电话摧毁的作家不一样。他的文章、他的书像是被他本人抚摩过千万遍的,字里行间散发出的是木头铅笔的味道,而不是机器的硬冷,我能看到一个健朗的老人用他骨骼突出的手握住铅笔,面带淡定从容的微笑,他细腻动情的笔触时不时地给自己和我们一个小小的惊喜、小小的感动,为了一小盘带着雨珠的洁白的缅桂花,抑或是为了一条从湖心突然一跃而起的大鱼,还是堂倌颇具京腔的一声“收茶钱——”,它们以滋润人心的方式诠释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东方古训。平平淡淡才是真,平淡是一种生活状态、一种境界、一种认识,大多数人为了摆脱平庸而奋斗,但是那些成功的人在经历了暴风雨也见过了彩虹后,往往不再好高骛远,而是理解平淡、用这种平淡的心境热爱着平淡甚至“平庸”的日常生活。
其实从他的文章里得以体现的闲适之美正是他经历了人事浮沉后所潜心追求的,大美之美固然可畏,但是他给我们看到的是那种能令人会心一笑的小美,美在身边,美在本分。可惜现在人们大多没有精力和心情去关注这些看似琐碎的美,他们大多脚步匆匆,厚重的镜片竟把人们的心与社会、与自然隔离,太多的金属制品竟把人们的心层层包裹,作者在极力让我们感受美的同时,我分明听到一个慈祥的声音在对忙着赶路的世人们说:“孩子们,慢点走,你们看这朵海棠的颜色,像是哪个大家闺秀的胭脂水不小心从指尖滑落,浸进了花瓣里。真美。真美。”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4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