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家》授课感言范文
今天跟XX学校四(6)班的孩子一起学习《乡下人家》这篇课文,我所授的是第一课时。
上课之前,我几次修改教案,并在内容上做了极大的调整。因考虑到对学生的情况不太了解,又希望渗透读书品味的方法,因此由原来教授整篇课文,改为聚焦第一自然段。
课前交流,我采用谈话的方式,让孩子为我推荐天津值得一游的地方。这样做出于两个原因:一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打开他们的话匣子;二是想渗透“联想画面”的意识。当一个孩子为我推荐海河时,我请他简单描述,并告诉他:“我听了你的描述,仿佛看到了那美丽的画面。”再由“有时候,我们也能从文字中读出画面。”引出《乡下人家》这篇课文。
一开始梳理生词,读课文都非常顺畅。到概括小标题稍稍有了难度。将一段话凝炼成四字小标题,需要抓得准,还要概得全,确实不易。第一自然段的小标题我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做了示范:绿藤红瓜。教参书上的概括为“瓜藤攀檐”,但我反复推敲,还是觉得我的指导老师翁老师概括得妙——绿藤红瓜。色彩多美,而且文中的“衬”字也凸显了色彩搭配之美。有了示例和点拨,接下来几个自然段概括就顺畅许多。
本节课的重点我放在了第一自然段的逐句品读上。每出示一句话,都完成三个步骤:1.指名读一遍;2.抓关键词谈感受;3.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学生的表现出乎我的预料,他们的感受竟如此细腻。如第一句话“乡下人家,虽然住着小小的房屋,但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从一个“或是”,学生能体会到乡下人生活的随性自然,这是我在备课中感受到的,当时觉得对学生来说有难度,并不打算抓这个词体会,哪知脱口而出,瞬间后悔也来不及了。没想到一个出色的女生解决了这个难题,而且感受与我那么地相似,不得不让我佩服她的细腻。最妙的是一个孩子从“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一句中体会到花落还会有瓜,院子里是一直这样热闹的。这是我在备课中没有体会到的。
课上完了,我们几个组员进行了交流。大家肯定了我的优点,也提出了建议。组长童大富在我的强烈要求下,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在第一句话的处理上,对于两个分句的衔接没处理好,因此原本已被调动情绪的孩子瞬间静默了。假如当时我能借着孩子的话顺势引导:“这些瓜都是怎么生长的呢?”而不只生硬地强调“谈感受”,也就不会显得突兀难解了。数学老师看问题果真格外清晰!接着沈越、冬云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们在不断的思考:当学生达不到预期目标时,我们可以“给”吗?“给”多少?怎么“给”?课堂上的环节哪些是可以省去的,哪些是可以保留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
思维在碰撞,笑容在荡漾,真开心!这是我们“华辰和谐一号”的热烈研讨,虽不是第一次,却是最尽兴的一次。因为我们在同伴互助中渐渐成长了。
拓展阅读
1、小学四年级描写乡下人家作文
你们喜欢乡下吗,大家应该会异口同声的说,喜欢吧!我也是!因为我也是农村的,乡下虽然没有像城市一样高楼大厦,没有川流不息的汽车,但有着一群快乐的人们。
我们在这,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川流不息的汽车,在农村我们充满了快乐,有城市的另一种的快乐,城市的人的快乐是虚拟的因为城市的孩子们,无非就是爸爸妈妈带去游乐园而已,我们乡下孩子,和伙伴一起去爬山,游玩,和伙伴们在宽敞的田野里旁的小溪,玩,有时也捉些鱼,大人应该也有这样的一个美好童年吧!乡下生活不仅只这些还有很多喔。
农田应该大家最熟悉了吧,那你可是农民伯伯的快乐地方喔!因为农民伯伯用自己的双手种植农作物,蔬菜、高粱、大豆、水稻、玉米、小麦等……到它们成熟了时候当然就是农民伯伯最快乐的时候了。
乡下风景更别说,没有汽车在冒烟污染空气,清新的空气,绿色的森林,每个人们前都会总几朵美丽的花,景色迷人。
乡下还有许多美丽风趣的地方随时欢迎大家来玩,我们会为你们当导游喔!
2、小学四年级描写乡下人家作文
今年暑假里,妈妈带我去乡下的舅舅家玩,让我真正感受到了课文《乡下人家》描述的那种的美。
走在乡野的路上,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透明,树叶绿得发亮,让看的人心也跟着颤动起来。
这乡间的小路是多么宁静,静得可以听到小鸟的歌唱。在这乡间的小路上,一路走,一路做几个柳笛,轻轻一吹,悠扬而动听的笛声向远方飘散,路旁的野菊花似乎也随着这动听的笛声翩翩起舞了。
大自然是乡下最好的空调。哪怕是炎热的夏日中午,老人、小孩都要端一碗面条,坐在自家院子或者街门前的树阴下,自得其乐地吃起来。而不远处,有还在架上长着的西红柿和黄瓜,还有一串串绿玛瑙一样的小辣椒,随时可以摘下一个放入口中。再抬头,树上一颗颗青色的'苹果馋得小孩子直流口水。我摘下一个苹果放入口中,酸得直咧嘴。一旁的舅妈看了,哈哈大笑起来。
午后,乡下人并不急着午睡,而是带着各自的孩子,坐在街前的大树下,一边聊家常,一边看孩子。不知谁家的猫、狗跑了过去,孩子们就你追我赶地去追了。追不着也不失望,继续在树阴嬉戏打闹……
乡下,是一幅清新的画;乡下人家,是这画卷上跳动的音符。我爱乡下人家!
3、小学四年级乡下人家作文
静幽幽,是山的气息;叮咚咚,是水的话语。只要走进乡下生活,就能体会到农家的朴实与纯洁。
一曲小溪穿村而过,清澈见底,缓缓驶向远方。几只鱼虾无忧无虑,相亲相爱,什么事也不过问,只是快活地嬉戏水中。
在长满水草的`岸边,有一件绿油油的衣裳,每一根细线都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只要你用一只手缓缓摸过,就会觉得软绵绵的,似乎有人在这温馨的草地上蒙上了一层轻纱。 小 荷 作文网
茅草屋虽朴实、虽自然、虽简陋,但有一棵老桑树陪伴着它。那棵老桑树在门前亭亭玉立,别具一格,你只要看看这棵老桑树的年轮,八成就可看出了这屋子的年岁了。
荷池里的荷花、荷叶、莲蓬等,那可是不一般了。瞧,那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冲出了荷叶的呵护,迎着夏日的阳光,昂首怒放;花瓣已经饱经风霜的磨炼,终于成年了;还有些花骨朵,像害羞的小姑娘似的不敢露出头,仍受着荷叶的呵护;荷叶不论大小、不论成年未成年,都已经成了各个家庭甚至家族的首长。
茅草屋底下有一对老夫妇,那个老头一边饮着酒,一边捋了捋花白的胡子,一脸散漫的模样引起老妇人的幽怨:“我们老了,也该享享福了。”一面又向那个老头倒酒。
远处的山连绵不断,不禁意间,一种朦胧的感觉像轻纱般掩盖在我的心头,是我浮想联翩。
他俩的三个儿子也正各做各的一份事。
大儿子抡起锄头锄着杂草,一分钟过去了,一小时也过去了,他仍然抡着锄头干活。他头上戴着斗笠,脸上身上挂着一粒粒的汗珠,时不时豆大的汗珠顺着双颊流了下来。
二儿子正在编鸡笼,只见他一手抓住鸡笼,一手灵巧地穿梭。他心想,这下可好了,咱家的鸡终于有地方可安窝了,以后咱家的鸡也不用四处寻找了。
最可爱的要数憨厚可掬的小儿子,他痴迷地掰着莲蓬一粒一粒地往嘴里送,但一想,要是我全吃了,家人还有什么可吃的?于是便懂事地掰了一些,送给爹娘。
乡下人家这么朴实、安宁的境界怎能不让我流连忘返呢?
4、小学四年级描写乡下人家作文
乡下人家,别看就有几座错落有致的小房屋,但是,人们的生活要比城市的生活要丰富多彩得多。他们的生活像绽放的烟花一样五彩缤纷;像盛开的鲜花一样多姿多彩;像一颗耀眼的明珠散发着七彩的光芒。
早晨,当太阳的第一缕金光照耀着大地,当笼罩着乡村的浓雾还未散尽,当公鸡发出第一声啼叫的时候,人们便三三两两,陆陆续续地来到还未播种的土地前,乐声一起活动便开始了。
瞧,这边有位打太极拳的爷爷,柔中有刚,聚精会神,他做的每一个动作是那么的柔韧,好像年轻了十多岁,我敢保证他打的太极拳决不比年轻人逊色。
快看,那边一群活力四射的老奶奶,老爷爷伴随着音乐挥舞着长剑,好似一个个有模有样的剑客玉树临风,无论是谁看了都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做起来。
放眼望去,远处打羽毛球的人们挥舞着的球拍像一条条五彩的弧线,红的,*,白的,紫的,羽毛球像个顽皮的小孩子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有时飞出老远,有时落在地上,有时飞向花丛中,好不快活。
锻炼了一个早晨,人们累的满头大汗,但脸上的笑容却久久不肯离去,他们漫步在田野中,把早晨的清爽享受到极点。
中午,人们把饭菜端到门前的小桌上,一边天高地阔的聊天,一边享受着美味佳肴。旁边的瓜架,高高的大树,缕缕的微风,都是人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风景画。
饭后,人们不约而同的来到门前的桌子上,打扑克,下下棋。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村落。多么惬意,多么悠闲,多么自在。
晚上,七彩的灯光亮起来,人们换上了五彩斑斓的秧歌服,拿着色彩明丽的扇子,扭起秧歌来。花花绿绿的服装和扇子融为一体,让人眼花缭乱,真是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
深夜,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在欢声笑语中进入梦乡,天上的星星眨眨眼,仿佛在说:“乡村生活是多么美好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5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