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记者Tyler:像斯诺那样写长征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7-20 15:40:27

美籍记者Tyler:像斯诺那样写长征故事

美籍记者Tyler跟着采访团重走长征路,记录新长征故事,见证中国沧桑巨变。

80年前,外国学者斯诺写了一本书,叫《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成为外界了解中国**的媒介。80年后,“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湖南站活动中,中国日报美籍记者Tyler跟着采访团重走长征路,记录新长征故事,见证中国沧桑巨变。

中国日报美籍记者Tyler在北京工作5年,他选修中国历史,但对长征了解并不多。“长征很艰苦,长征时期是中国**的低潮期,*在长征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这就是Tyler对长征的印象。

这次采访活动地点主要在湖南湘西、怀化、张家界等地。“当我来到这里的时候,我不知道要期待什么,我从没有来过中国这些贫困的地方。”正如Tyler在他的稿子里面写到,不了解长征的他,第一次来到中国贫困区。

随着采访行程的推进,他看到许多贫困山区修起了水泥路,建起了洋房,一个个家庭脱离了贫困,Tyler说自己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中国的发展。在十八洞村,龙德成老太太拉着tlyer的手,跟他讲脱贫故事,Tyler觉得特别感动。

“老太太住在这样封闭的大山里,本身就是很艰难的人生,在这种条件下还很乐观,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Tyler觉得自己对长征精神有了新的理解,长征精神就是中国人坚韧不拔的精神。“中国人选定了一个目标就一定会做到,经历地震等灾难都能挺过去。全世界范围内都有这种坚韧的精神,但在中国人身上,这种坚韧达到了极致。”Tyler说,长征的先烈们,为了理想,为了生存,那么艰苦的条件也没放弃,最后完成目标。

Tyler很期待中国的扶贫政策,比如发放小额*给村民,教村民养殖技术。“跟长征一样,脱贫也是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需要费很多人力、财力、物力。”他理解了为什么有人把脱贫比喻成新长征。

“多传递一些正能量。”Tyler希望自己有机会深入群众去了解在这场脱贫新长征路上的发生故事,并把他铭记在心,像斯诺那样写书。

【知识拓展】

人物简介:*(1916—2011),湖北大悟人。中国***员。中国人民*高级将领,上将军衔。曾任中国人民*海军司令员,***局*,*军委副**等职。是中国**第十二届、十四届*委员,第十四届**局委员、*,1985年、1987年相继被选为**顾问委员会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

1934年11月16日,在**省罗山县何家冲,3000余名红25军将士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先遣队”的旗帜,踏上长征之路。我们这支部队的长征很特殊,自从撤离鄂豫皖苏区,就一直和**失去了联系,连遵义会议都不知道,成了一支独立作战的孤军。直到1935年7月,才得知*红军的消息。所以我们叫它孤军长征。

长征中,我被编入军*部*,任组织科长,后又当宣传科长。出发那夜,我印完出发《宣言》,躺在稻草铺上睡不着。心想这次打“远游击”,不就是要离开生我养我的大别山了吗?就要和鄂豫皖边区父老乡亲离别了!我想起了家乡,想到了亲人。好几年没回家了,不知母亲现在怎么样?这次远行,还能不能回来?能不能和亲人重见……但作为一名红军战士,我决心抛却一切留恋,随大军西行,**到底!

独树镇负伤

长征第10天,独树镇之战,关系红25军生死存亡。那一仗,我负了伤,差一点离开人世。

记得是11月26日,寒流气温陡降。天空阴沉,朔风怒吼,雨雪交加。我们在昨天打退敌追击后,进了独树镇。突然枪声大作,另一股敌人扑出挡住我们的去路,子弹雨点般迎面打来。千钧一发之际,军政委吴焕先大吼:“坚决顶住敌人,决不后退!**员跟我来!”边喊边冒着弹雨,带领225团反扑过去,与敌展开白刃战。

吴政委的举动,让我热血沸腾,我也举枪高喊:“冲啊!”冲着冲着,我觉得左腿被重重敲了一下,身子一歪就倒了。爬起来一看,左腿踝骨上侧被子弹打穿一个洞,鲜血直流。当时也不觉痛,还要冲。但刚一站起又摔倒,被后面的人抬了下去。

这次战斗,负伤的人不少。我的伤经过处理,血止了,也不那么痛了,但不能走路。组织上要把我就地安置,我表示坚决不留下。拖着伤腿走可能会死,我说,就是死也要死在红军队伍里。*部主任戴季英知道后说:“那就带上他吧。”还给了我一匹小马骑。靠了那匹小马,我跟上了部队的转移。我一直很感激戴季英和那匹小马。1996年6月,我到河南考察工作,在郑州看望了戴季英,91岁了,还清楚记得独树镇战斗。遗憾是那匹小马再也见不到了。

1997年,为纪念这次战斗,当地*建立了“红二十五军血战独树镇纪念碑”,我题写了碑名。

创办《战士报》

红25军长征分两个阶段,中途有一次停顿,创建了鄂豫陕新苏区。创建新苏区的日子里,军*部创办了《战士报》,我是宣传科长,从筹稿、编辑到刻印都要管,还要负责起草文件、拟定标语口号、组织布置群众大会等等,还让我管*部的宣传队,管部队的宣传教育工作。工作虽然忙累,但很起劲。

新苏区的创建很不容易。给养不济,生活异常艰苦。我们及时把部队的好人好事收集起来,在报上刊登。为配合群众反抗捐税的*,我们又在报上提出抗捐、抗债、抗粮、抗夫、抗丁的五抗*口号,积极配合宣传。

《战士报》在当时起了很大作用。许多平时没时间讲的事,通过报纸做了宣传,效果不错。军领导也很关心,吴政委多次给我们指示。一天,我正在编稿,吴政委来了,对我说,报纸的稿子要短一些,稿子要到连队去约,要动员部队的**多写稿子,多反映部队的情况。有时候,吴政委还亲自写稿子。记得有一篇叫《骑马大王》的批评稿就是吴政委写的。稿子在报上发表后,不仅帮助了被批评者常团长本人,而且教育了全军**战士,密切了官兵关系。《战士报》很快成了全军上下关心的报纸。虽然简单粗糙,但很及时很实际,富有战斗力,对新苏区创建起了积极作用。

红25军官兵关系很密切,尊干爱兵蔚然成风。我亲眼见过徐海东抬担架运伤员。我自己也两次切身感受。在山阳县由于饮水不对,高烧一直不退。军医院院长钱信忠亲自给我做了*,后来我高烧昏迷,他就报告了戴季英。戴季英立即找来担架,让人抬着我走。

绝处中逢生

1935年9月初,在合水县板桥镇,敌35师骑兵团突然铺天盖地压过来。225团1营迅速抢占一座山头,以猛烈火力阻敌进攻,掩护徐海东等突出重围。这一仗225团损失200多人,团长方炳仁**壮烈牺牲。

继续北进,没想几乎走进绝境。先是峻岭中的崎岖山路,再是荒草野地,不时还有小面积沙漠,饥饿和疲劳的阴影笼罩全军。体力弱的,走着走着就昏倒了。伤员更艰难,药品奇缺,加之饥饿,有的生命力耗尽了,就永远长眠在这荒山野岭之中。

困难面前,方显英雄本色。全军指战员采取互助形式,体力强的帮助体力弱的,年龄长的帮助年龄小的,配了马的**都把马杀了让大家果腹,全军上下团结一致,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困难。恰好,来了一伙赶羊的商贩。军领导如获至宝,当即让供给部把羊全部买下。部队得以饱餐,经数天跋涉终于走出这片可怕的荒漠区。

1935年9月7日,我们到达了合水东北的豹子川(今属华池县),这已是陕甘苏区边缘。9月15日,我们到达延川县永坪镇。9月16日,刘志丹等**率领红26军、27军赶来和我们会师。会师大会在永坪一条干涸的河道里举行,场面十分动人,热烈握手热情拥抱。几十年过去了,那个场面如在眼前。9月18日,永坪镇又举行了盛大的联欢会,庆祝两支队伍胜利会师。

我们红25军从鄂豫皖根据地出发,历时10个月,转战万余里,胜利结束长征。这时,全军总共是3400余人。

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编成歌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已经唱了几十年,当初,它的出来很偶然。

1935年9月,我们与陕甘红军会师后,统一合编为红15军团。军团*部*,是红25军*部改编的,我仍当宣传科长,程坦是*部秘书长。

红15军团接连打了劳山、榆林桥两个大胜仗,部队补充了大批新兵。在对新兵进行纪律教育时,程坦秘书长建议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编为歌曲,让大家天天唱,我完全赞成。我们长征到陕南创造新苏区时,程子华、郑位三要我天天去部队教唱歌,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我觉得太麻烦,也曾有过把它编成歌曲的想法。但天天赶路没精力,另外我没有音乐知识,也就作罢。现在真是不谋而合,但程坦也不懂音乐,我们就借用鄂豫皖苏区流行的《土地**完成了》的歌谱,唱过来哼过去,一唱一哼很合拍,于是在《红色战士报》登出这首歌,很快就传唱开去。

1935年10月,*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今吴旗)。在庆祝会师大会上,红15军团的官兵唱起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立即引起全场注意,很出了点风头。会后不久,许多部队都学会了这支歌。

这支红军歌曲,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随着军队任务和纪律要求的变化,歌词做过相应的修改。1950年,总*部组织文艺专家对歌词又进行了修改,1957年,再次修改,就成了现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可以说,《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是由红25军先唱起来,然后传唱开的。

85岁的老红军王玉清几乎每天都要散步5公里,有时还约上几个老友去打门球。

1935年11月初,贺龙率领的红2、6军团解放贵州黔西县城,举家逃难至此的流浪儿王玉清跑去看热闹。

“人们传说,‘红胡子’*不眨眼,专吃小孩子。”14岁的王玉清有点害怕,远远看着在街上行走的红军战士,“当时,地主都把贺龙的部队称为‘红胡子’。”

“看了一会儿,我发现,红军对穷苦百姓很和气,很好,对地主很凶。”长期忍饥挨饿、受人欺负的王玉清随即参加了红军,成为红2军团军团部无线电台的一名战士。

参军第4天,部队离开黔西。从此,转战南北、九死一生的王玉清与家人失去联系。直到解放后的1950年,他才通过在《贵州日报》上登寻人启事找到家人。

几天后,王玉清随部队转移到湖南桑植县的刘家坪,从那里踏上漫漫长征路。

“我很快就学会了电台那一套。”聪明的王玉清利用行军间隙,虚心向老战士请教。“贺老总好喜欢我,常常用手指弹我的脑袋,还常把重要电报交给我发。”

“长征太苦了,又要赶路,又要和敌人作战。”王玉清说,每到行军最艰难的时候,贺老总都会出现在他们直属队的队列中,给大家鼓劲,“很远就能听到他那爽朗的笑声,他常用亲切的口气问我们‘累不累?苦不苦?’”

1936年3月,在贵州盘县,一直守在电台旁边的王玉清突然接到*、*的电令,要求红2、6军团北渡金沙江,西进四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接到电令,我好高兴,立刻把它交给贺老总。”虽已过去几十年,王玉清仍记得电令的主要内容——“最好你军在第三渡河点或最后路线北进与我们会合一同北进。”

“*很快察觉到我们要过金沙江,调重兵和飞机围堵我们。”王玉清回忆,尽管红军抢占了石鼓渡口,但江上没有桥,船又少又小。“贺老总很着急,平常行军中他总喜欢开玩笑,这时候他的神情非常严肃,两道浓眉拧成了疙瘩。”

“我们用木排代替木船过了江。”王玉清说,贺老总又变得谈笑风生了,“他右手拿着烟斗,左手指着对岸幽默地对我们说:‘老子胜利了,龙云这小子失败了,看他怎样向主子*交差!’”

“粮食好难搞。”要爬雪山了,王玉清和战友们去筹措粮食,“藏民不了解红军的政策,受当地*势力的煽动,跑光了。”

“雪山上,*好多人。”王玉清说。

最苦的还是草地。

进入草地没几天,王玉清就断粮了。电台的炊事班长知道后,把自己仅有的两把炒面给了王玉清。

“我对班长说,你把粮食给了我,你怎么渡过难关?”王玉清回忆说,“班长说,走一步算一步吧。他是湖南人,后来我们走散了,我再也没有见到他。”

后来,连野菜都找不到了。王玉清说,“这个时候,部队已经不成建制了,各走各的。不少战友走着走着就倒下去了,身边的战友不管认识不认识,都帮着将刚刚牺牲的战友掩埋好。”

“我也没有信心走出草地,就坐在一条水沟边休息。”四五天没有吃一点东西的王玉清,浑身无力。“水沟里好像有鱼,但我又没有力气下去捉,即使有力气,也不敢下去,好多战友陷入这样的水沟里,再也没有出来。”

就在王玉清绝望的时候,他突然想起来,军帽上不是别着两根缝衣针吗?为什么不去钓鱼呢?

“我将针烧红后弯成钩,拴上线,在沟里碰碰运气。”王玉清说,“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我居然钓到了两条小鱼,高兴极了,第一感觉就是还能多活几天。”

“后来,这个方法被许多战友借鉴。”直到今天,王玉清还为当年自己在草地中的“发明”感到自豪。

解放后,王玉清曾任福州*副参谋长等职。晚年,他作诗一首永远铭记那次远征——“长征路上历艰险,遵义会议转危安;红军将士是好汉,跋山涉水奔陕甘。行程二万五千里,三军欢呼大团圆;中华儿女洒热血,峥嵘岁月打江山。”

拓展阅读

1、《好讲好》家观后感

今天和孩子一起观看了《好讲好》这个节目。这个节目很感人也非常激励人心,是一个不错的节目!使我和孩子都受到了不小的启发和鼓舞,增强了为社会增加正能量的强烈使命感。

在观看的过程中,孩子看的很认真,也很认真的去听去理解。每个小么投入。偶尔的会问一些不太理解的问题和词语。伴随的情节或是感动或是开心或是兴奋鼓舞。

看完这个节目,里面每个人物都是么经典,感受着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我们从中受到了不小的教育和启发,在她的成中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我也有不少收获。付出得到收获,努力获得成功。作为家的使命和责任就是:“用爱心去观察感受孩子,去爱护和关心孩子。”但并不是所谓的溺爱,而是用心去引导孩子,做到心灵的共鸣。作做为家应该去提示、鼓励,去保护孩子。来培养孩子的`和平无私的大爱精神,做个明白人,这也是做家的本份。

在孩子学习的这个阶段,不单单是老师一个人的责任,更需要家的配合和支持理解。作为老师要有积极、乐观、不妥协的精神。让孩子在这个信息化飞速的时代,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在她的人生漫漫路上茁壮成,从而学到更多的东西。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栋梁之才!

2、寓言:金翅鸟为什么

一次,野火烧山,黑烟冲天。凤凰带领百鸟前去救火,远远地看见一只白色羽毛的无名鸟,边飞边喊:“着火了,快快救火。”它呼喊着,首先冲向烈火。

树下的刺猬,慌慌张张地向洞里钻,说:“谁愿救谁去,我逃命要紧。”

无名鸟叼根马尾松,拼命地扑打疯狂的山火。它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豁出命来,也要保住大伙的森林。”于是它全力以赴扑向熊熊的烈火,可是,无名鸟的羽毛被烧焦了,再也支持不住身子,便跌落在地上,身边有股火苗又慢慢燃烧起来,它忍痛滚过去,用身子压灭了。无名鸟也因此牺牲了。

浓烟冲进地洞,呛得刺猬直咳嗽。它受不住了,钻出地洞,蜷缩着身子,头也不敢伸出来。

凤凰和百鸟飞过来,扑灭了山火。时,森林里浓烟翻腾,空气里充满了焦臭味儿。凤凰望着雾腾腾的森林,从身上拔下几根金光灿烂的羽毛,说:“谁能把无名鸟和刺猬的生死情况弄清楚,这羽毛就给谁。”

“哇哇,我先去。”乌鸦抢着飞下去,找到无名鸟的尸体,它用喙扒扒,见无名鸟已停止了呼吸;它扒扒刺猬,刺猬“吱吱”叫唤。乌鸦飞回来,说:“我看清楚啦,无名鸟早已死去,刺猬却还活着。”

凤凰好没听见,说:“谁去看看呢?”

“我去。”喜鹊滑翔到地面,它踩了刺猬一脚,来到无名鸟身旁,用爪子在地上刨了一个坑,把无名鸟埋葬了,还把无名鸟用来扑山火的松枝,端端正正地插在坟头,一切办妥贴了,才飞到树上,说:“我看清楚了,无名鸟还活着,刺猬早已*。”

凤凰点点头,把金色的羽毛交给了喜鹊。

“哇哇!”乌鸦带着哭音,说:“凤凰啊,您奖励错了啊!”

“没有!”凤凰看着百鸟,说,“大伙应该知道,无名鸟为集体利益而死,虽死犹生;刺猬为个人利益而生,虽生犹死。”

“轰!”凤凰的话音未落,无名鸟的坟墓上,红光闪闪,彩气腾腾,一只新生的无名鸟飞向天空。凤凰和百鸟赶紧上去迎接它。喜鹊把金光灿烂的羽毛捧了送给它,说:“无名鸟啊,你是我们的英雄,这荣誉应当归于你。”百鸟立刻给无名鸟的翅膀插上这金色的羽毛,从此,它比以往更加丽,人们就叫它金翅鸟。凤凰、金翅鸟和其他鸟儿,快乐地在蓝天翱翔,欢呼歌唱,其乐无比。

刺猬仰头一看,满脸羞愧,一头钻进地洞,从此,它只好在百鸟休息了的深夜出来找点吃的,光明的白天,再也看不到它的影子了。

直到今天,金翅鸟还受到人们的喜爱。

为你推荐的寓言
伊索寓言| 励志| 名人| 历史

3、曾被改散文随笔范文

一年曾被你改繁杂的新城旧街上,寻不到熟悉的影子。以为这个世界只有我一个,以为城市的对白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无言的世界,后来发现我是幸运的。

在梦想与现实的边缘时常徘徊,不敢靠近些感情的纠葛中,迷失慌乱的脚步反反复复。青春的车痕很深,于是对于感情的回忆愈陷愈深。或许,它只是已中宿命的轮回,舍不了,丢不掉。

看尽世界太多的别别离离,有人认为是人生的一种遥遥无期的等待,等待某一年某一天的无意相遇。其实很多时候,感情是手中雪白的蜡笔,在怎么都勾画不出七彩的人生,是已经知道了结局但是还在继续付出。就每个活在爱情世界所带来的伤害里的人,明明知道在结局面前自己无力去改变什么,但却不相信命运的安排。

幼小时间的我以为一个家两个人就会在平淡中走出幸福的生活哦,殊不知漫漫人生路不是经历风雨的感情就好,而是能静的住欲望的诱惑,只是我们都是凡人一个,注定要面对太多的别离相聚。很多坚强的的背后注定会是孤单的,这些和幸福无关,和自尊有染,很多回忆都是因为犹豫不决。

曾经很认真,很坚守,以为倾尽所有便会得到理所当然的的幸福,付出就会有收获,但后面还有一句:付出也不会有收获,也许你收获的不过是大片大片在春天凋零的叶,然后转过身后防止忧伤急速蔓延。别离的前夕总是很安静,但是在人海涌动的车站总会有种凄凉的。今朝时,还会有很多人回到站台观望些早已远去的影子,如果说我沉默冷淡,其实我想说,经历太多的分离我厌倦了些相遇相识相知,然后在日子的某一天各自消失在各自的现实生活。

久了,有些人在回忆里泛起苍白的颜色,是挂在屋檐的画,日子久了,就会模糊,走着走着就会迷惑,而有些人虽然已经身在天涯处,但还依旧鲜活的站在你的面前。如今转身望去,就算当初屈膝下跪换来的也只是一个躯壳没有灵魂,只有同情可怜。如果不爱就提早倾言相告,不要因为时间走了,负担有了,而去让你的负担去维系彼此的感情,这的选择不如不去做。

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淡忘,学会了在回忆里发现当初的不够珍惜相遇时宿命给予的附加题,也许无意的错过了一时,也许真的就错过了余生里的幸福。别用泪水感动彼此,别用谎言迷惑幸福否则现实没你。

4、些令你感到天崩地裂的总有一天会云淡风轻感人

朋友在微信上给我发了一张照片,是我以前爱慕的女孩和一个帅气男孩的结婚照。朋友说:“真没想到,她都已经结婚了!”我犹豫了很久,作镇定,编辑信息点击发信:“只要她过得好就行了,祝福吧”。

放下手机,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看到照片的瞬间,回想起曾经的点点滴滴----明明知道喜欢人家,却很难说出口,默默的关注换来的只不过是一场梦,沉醉其中。

遇见她之前,我从不相信喜欢一个女孩却是这难以忘,不管时间流逝多久,影子依旧存在。

回想起个夜晚,空荡荡的宿舍,多了几分寂静,少了许嘈杂,我呆呆地躺在床上,将一瓶啤酒一饮而尽,昏睡过去。

是否你也有过这的感受?在遇到一些挫折时,或许会花很时间才能释怀。也许这磨难不是想象的么痛苦不堪。

晚上,做了一盘炸土豆条片,我胃口大开,不到几分钟,全被我吃进了肚子了。这说来也奇怪,洗餐具的时间手指不听使唤的割向菜刀,地上流了很多血,当时心里特难过,可眼泪一滴也流不出来。

当你爱上一个的时候,你想掏出内心所有的,想讲给她听,但时间久自己也就没有底气讲下去了,无论在别人面前你多么的优秀,在爱人面前总会自惭形秽。

现已天各一方,希望彼此都好好的生活。时常我们会遇到很多过不去的坎儿,爱人的背叛,朋友的翻脸,同的依依不饶........些令我们瞬间心灰意冷的过往,以为自己永远也跨不过去了,但时间却是治愈一切的痛苦的良药,再大的伤痛,它都会为你顶着,直到你一一抚平为止。

生活中,总会遇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自己会做出很任性的选择。有一天觉得心里很烦闷,独自一个人走在冷冷地街头,看着车水马龙,独享一人饮酒醉,疯狂的年纪,选择用酒精麻醉自己,酒至微醺,我望着天空咆哮呐喊。天空中星星眨眼,月亮对着我笑。瞬间我发现,这个世界是好的,不觉得有多么沮丧。而是不经意间治愈的感觉。

心碎的情放下,一饮而尽的烈酒下肚,放弃一个不爱你的人,去懂得照顾好自己,或许你就会觉得自己大了。

点击查看更多美籍记者Tyler:像斯诺那样写长征故事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35645.html

热门阅读

  1. 郭沫若偷桃子的小故事
  2. 学生会工作策划书范文
  3. 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范文
  4. 土地使用租赁合同
  5. 张耒《风流子》诗词翻译赏析
  6. 201席慕蓉经典语录新
  7. 重阳节朋友温馨祝福语
  8. 关于入股协议书及分红范文
  9. 《故乡的榕树》教案设计
  10. 诉衷情爱情诗歌
  11. 5劳动节送领导的祝福短信
  12. 小脚的朋友社会教案
  13. 青年节作文:5青年节感想
  14. 元宵节客户祝福语大全
  15. 买灯泡的人散文
  16. 借酒思乡古诗
  17. 国庆游森林公园的作文
  18. 2015年防溺水心得体会300
  19. 关于腊八节祝福短信集锦
  20. 民间故事《小皮匠》
  21. 由商丘入永城途中作的全诗鉴赏
  22. 2015猴年元旦送朋友的祝福语
  23. 关于寒露的古诗
  24. 关于《绣岭宫词》的全诗赏析
  25. 关于秋叶的诗句
  26. 物业公司有关员工行为大检查的通知
  27. 有关暑假的计划参考示例
  28. 颐和园导游词950字
  29.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450字
  30. 学习理论对影视艺术教学的启迪的论文
  31. 我愿做日光城里一只懒懒的狗随笔
  32. 201年植树节精彩祝福语短信
  33. 小区物业防盗宣传标语大全欣赏
  34. 描写威海的散文
  35. 班主任高考祝福语
  36. 《蝶恋花》原文与翻译
  37. 春节的古诗精选10首
  38. 七月的诗行组诗
  39. 高中生入团申请书800字
  40. 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精选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7 16:36:04
本页面最近被 219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北京,TA在页面停留了 62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