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春早散文
农谚说,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搭一九,耕牛遍地走。这谚语其实是先人们从黄河岸边的中原地区带过来的,用在辽西这块,就不是很准确了。看看日历,九九该过了,村头那条小河才见些动静。早先年,这条小河很宽,冬天结了冰,白练似的穿村而过,十几个孩子一字排开赛冰车都绰绰有余。现在呢?宽宽的河床还在,光光的鹅卵石还在,河水却被挤压到中间的沟槽里去了,窄窄的一条,有点寒酸。结成的冰也早没了“白练”的风采,一疙瘩一块的。好在水还是山泉水,还没有受到污染,结出的冰还是那么白,敲下一小块含在嘴里,清凉,无邪味,还是儿时的那种感觉。
河冰开化的声音很生动,老远就能听得见,哗啦哗啦,或急或缓,或短促或悠长,很有金属的质感。我试图寻找过多个比喻:像清晨早醒却还懒在被窝里小两口的喁喁私语?像躲在花丛里挤出花瓣的酽汁往嘴唇上抹的小姑娘的咯咯巧笑?抑或是谁拿了银珠漫不经心地往鹅卵石上撒吧?都像,又都不像。庄稼人最喜欢听的就是这个动静,爽心。远远地听不过瘾,就蹲在河边上用眼睛往冰面上撒摸。撒摸来撒摸去,就发现了那个汩汩往外冒水的洞眼。于是就点上一颗烟,咧开嘴笑,样子颇像看到了刚落草的小婴儿似的。
河开了,就洇湿了寂寞地守了一个冬天的鹅卵石,也洇湿了河边大大小小的榆猫子树。鹅卵石和榆猫子树像失恋后又突然得了情人的一个媚眼似的,一下子都精神起来了。
过了春分,一天一个样。没几天工夫,榆猫子树上就结出了一串一串的榆钱。嫩黄嫩*榆钱招来了一群一群的麻雀,也招来了一伙一伙的孩子。孩子来了,麻雀飞走了,落在不远处的电线上,歪着小脑袋往这边瞧。几个毛头小子各自选中了一棵树,脱了鞋,扒了小褂,嗖嗖嗖地上了树,坐在横出的树杈上,一把一把往嘴里塞。站在树下的小丫蛋,仰脸看了半天,终于板不住,就“哥,哥”地叫。树上的毛小子假装听不见,咀嚼的动作却更大更夸张,还紧绷着嘴巴笑,嘴里盛不下的汁液,就从嘴丫子上挤出一个一个小泡泡。不是不给,是逗她玩。直到小丫蛋转了眼圈,才折下一枝来,丢下。小丫蛋高举着双手,像接,又像是在捂脑瓜儿,吓得直眨巴眼。树枝迎着风,飘飘地落在了头发上,被发卡挂住了。歪着脖去摘,摘不下,一用力,就有一嘟噜榆钱留在了发卡上,随着羊角辫的一甩一甩,好看,逗人。
有路过的上了年岁的人,猫腰捡起撒落在地上的榆钱,摘几片放在嘴里,慢慢地嚼。牙口和胃都不好了,不敢多吃,尝尝鲜。榆钱可是好东西,早些年,村里人人都靠它充过饥,度过命,有感情呢。于是,老者就嘱咐孩子,吃不了别多摘,白瞎了,等它长成落了地儿,过年就能长出小榆猫子来。
下雨了。雨丝很细,很密,是牛毛雨,不细瞅看不见,却能感受得到。一个辽西汉子光着背脊,露着一身健壮的肌肉,让雨丝去摸。女人嗔怪着:下雨呢,你傻啊。汉子回头看看女人,一脸诡秘地笑。你知道啥?这感觉,嘁,比你手软乎。女人嘴一撇,转身进屋,扔下一句话:说好了,今晚上,你就跟雨睡吧。
七八只花母鸡很惬意地咕咕叫着,用尖尖的喙一下一下地啄,也许在啄帖着地面飞的小虫,也许在啄细碎的雨脚。这情景本是很安闲的,可那只大红公鸡偏不让这安闲得以持续,扑啦着膀子追追这个,撵撵那个,显示着自己的雄壮和地位。圈里的壳郎猪也趴不住了,绕着猪圈围墙跑了几圈,觉得没意思,就把尖嘴巴从圈门空隙里伸出来,翕动着鼻子很专注地嗅。庄稼院里少不了这些活物,少了,就没了生气。
细雨接着地气,润湿了整个庭院。占了小半拉院子的菜园,前些日子已作了畦,下了种。洇湿了的地脸,颜色就重,发黑。发黑的地脸就衬出了晴天里不易发现的羞羞的嫩芽。汉子蹲下身子研究半晌,确认是一株菜芽,就冲着屋子惊呼:嗨,嗨,快来看看,发芽了!
女人跑出来,和汉子一起两手撑着地,慢慢地寻,果然,又发现了好几株。汉子笑歪了嘴:这雨,真管用,昨天还没影儿呢。女人起身出了园门,拿来一把锄头,在篱笆根下刨。土虽是湿的,但不沾锄,很松散,正好。汉子问:干啥?女人说:沿杖子边点一溜葫芦,前两天忘这事了,趁着这雨,发芽快,还能赶趟。庄稼人精打细算,一疙瘩地也不能闲,还要有效地利用空间。葫芦秧长起来,顺着杖子爬。爬到顶稍时,就得在杖子和对面的牲口棚间架几根横柴。爬过了杖子梢的葫芦秧就转过头爬横柴。等长大长盛的时候,肥壮的叶子就制造出一个回廊,制造出一大片绿阴。葫芦花乳白色,洁净,也有香气。绿色浓了,香气重了,小院盛不下,就从四角溢出去,和邻居家接了头,一家接一家,就绿了一个庄,香了一趟川。
女人做完这些,又忽然想起了啥事,跐着木墩,扒过墙头喊:他二婶子,他二婶子,你们家那山芍药花还有吧?匀我一棵呗,那花忒希罕人……庄稼院里不养名贵花,都是那些能禁得住风吹雨打的,皮实拉拉的。娇气的,伺候不起。女人得了花根,用手捧着,四外圈撒摸,实在找不着空地,就狠狠牙,把靠园门的一埯葫芦挖了。怕当家的骂,斜着眼瞟。汉子知道女人心里想啥,就说:中。汉子明白一个理儿:女人爱花,女人也是花,院子里没花,就像屋里没有女人,没滋没味的。
雨还在下。还是那种又细又密,若有若无的牛毛雨。雨洇湿了一个庭院,洇湿了一个村子,也洇湿了人的心。酥酥的,痒痒的,似乎也有一株嫩芽在往外拱呢。
拓展阅读
1、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600字六年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的《元日》,一想到这首诗,我就想到家乡的春节。
我的家乡在山东潍坊,这里的春节很热闹,春节的前一两天,大街上、商店里、餐馆里全都充满了年味。大街上都是卖灯笼,春联的,商店的门上,窗户上还有许多“福”,店里面也有许多关于春节的贴纸,餐馆和商店一样,有推出一些五花八门的套餐。
最有年味的地方还是每个人的家里,我家也不例外,除夕早上我和爸爸贴对联,贴福字,挂灯笼。还要进行大扫除,干干净净迎新年的欢乐气氛。下午就开始准备年夜饭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吃着美味的年夜饭,还有饺子,吃饺子最有趣了,因为饺子里面放着钱,谁吃到钱谁将会在新的一年运气就好,所以都争着吃饺子,恨不得一口就能吃到钱的饺子。啊!我吃到了一个带钱的饺子。晚上八点我们全家一起看春节晚会,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新的一年到来了。
春节的这一天,一定很早就要起来,穿上新衣服,我和妹妹去给爷爷、奶奶磕头拜年,他们会给我俩压岁钱,我们非常高兴。整个村子都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地上全是鞭炮纸的碎屑,空气中夹杂着硝烟的味道。接着,我高高兴兴的跟着爸爸妈妈到亲戚家去拜年,送上美好的祝福,希望大家能够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
到元宵节又是一个**,我们买元宵,买汤圆。这天晚上放烟花的爆竹的很多,声音震耳欲聋,天空中多了许多五颜六色的花朵,美不胜收。
家乡的春节是热闹的,也是最令人开心的节日。
2、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600字六年级
姜丛耀
在年三十的下午,几家卖炮的店铺,已是人满为患,被围的水泄不通,那后面本堆积成山的烟花一会儿就所剩无几了。
那小卖铺前面的货架也被一群孩子给哄抢一空了,当然,那些孩子中便有我。此时也顾不得颜面了,什么七匹狼、窜天猴通通往袋子中扔,毕竟在我们这儿,连天王老子下来也不能阻止我们放炮!
十一点五十一分,十一点五十二分……离午夜十二点越来越近,我已迫不及待地上了屋顶上,站在屋顶上,借着皎洁的月光,看到黑黑的夜晚中,那一个个屋顶上站满了人。想想放炮时一起放,有多壮观呀!
各个亲人们也陆续上了屋顶,爸爸抱着一箱大大的烟花,缓缓走上了屋顶。“哇!这么大的烟花,一定很漂亮吧!”“那是一定的!”
随着“咚咚”的几声,午夜十二点的到来已经开始倒计,五、四、三、二、一!爸爸点燃了烟花。“嗖、嗖——”许多个烟花同一时升上天,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随着“砰”的一声,那些烟花在同时炸了开来,那五颜六色的烟花在空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瞬间点亮了整个天空。欢声呼也在此时响了起来,一道道开心的笑声在四周不断传来,人们挥舞着双手,看着空中不断绽放的烟花,真正的发自内心的欢呼。我们前面屋顶上的那家人激动的蹦了起来,嘴中喊道:“玉皇大帝,祝我们的家庭永远幸福吧!”那一个个灿烂的烟花,如同天上的回答……
烟花仍在绽放,各式各样的烟花不断绽放,有鲜花、有小鱼、有小羊、有喜字。欢呼声仍在此起彼伏,无颜六色的火花在空中一直绽放,仿佛幸福正在向我们招手,好运在向我们笼罩。
看着空中美丽的烟花,除夕夜也在炮火声中结尾了,我深深感叹:要是可以一直停留在这美好的夜晚,那多好呀!
3、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600字六年级
在除夕这天,要做的事情可多了,有趣的事情也很多!
在除夕前几天,就要提前准备好鱼、肉、鸡、鸭等等,因为在除夕那一天的十二点要拜拜。
吃团圆饭
到了晚上,开始吃团圆饭了。虽然我不知道晚上吃的是什么东西,但是它和火锅非常相似,在那里面也有涮羊肉、涮牛肉等等,和火锅里面的菜几乎都有,并且还有火锅里面没有的东西。
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今天的饭,比平常更加可口。可能是太久没有和家人一起吃饭了吧。这一顿饭,我仿佛沉浸在满是幸福的蜂蜜里面。
跳“火群”
吃完饭,我们准备开始跳“火群”了,爸爸把像是地瓜藤的东西拿了出来,因为地瓜藤只靠打火机那微弱的火,根本烧不起来。所以爸爸往地瓜藤里面放了一团纸。
地瓜藤烧起来了,而且火烧得非常旺。我看火那么大,我想:我的天哪!火那么大,要是跳过去**不得烧成猴子**。
一想到这里,我吓得离火三米远。我看见爸爸和哥哥都勇敢地跳了过去,而且没有事。这时,爸爸大喊:“你快来跳“火群”!”
我想:他们跳过去都没有事情,要不然我也试一试,我放手一搏吧!我从离火三米远的地方,向火疯狂奔而去,我离火差不多一米多时,我闭上眼睛纵身一跃,成功的跳过了“火群”。我激动得一蹦三尺高。
放鞭炮
跳完“火群”准备放鞭炮了,鞭炮各种各样。有“窜天猴”、“小蜜蜂”、“老鼠炮”、“小金鱼”……我拿起打火机,点燃了各种鞭炮。听说鞭炮有驱邪的作用,我心想:既然有驱邪的作用就多放一点吧。
我看着鞭炮放出来的闪光,想:除夕真是快乐又有趣的一天!
4、行走在春天里作文650字散文初三作文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千年前的宋郎王安石在一个春日,吟下了这流芳百世的名句;而千年后的我,面对这时过境迁后的又一个春日,不由得又想起了这句诗。不知千年的那位宰相,是否和现在的我一样,行走在这明丽又迷离的春天里?
我行走在都市的春天里。在这红灯绿酒的尘世中,春意,依然是浓的。也许春的脚步匆匆,没能给习惯了喧扰的人们带来半分愉悦,可是我看到了,那春,不就在街道转角的迎春丛中?那春,不就在斑驳城墙上攀附的一隅苍翠爬山虎中?那春,不就在公路旁生机勃勃的行道树中?也许我会在某个芳华不再的狭小街巷,观蓝天上的风起云涌,**片片醉人的柳絮,肆意风情。
我行走在江南小镇的春天里。江南水乡,依依秀秀,给予了我片刻的宁静。春雨,却淅淅沥沥地下了,似梦似幻如诗如画,少了几分秋雨的清凉,却多了几丝静谧的柔婉。越过青石板桥,不知何时走进了那古老的小巷。黛瓦青砖的院墙,嵌着厚重的门环,被岁月和风雨磨损了当年的风光,虽已惹上了斑斑铜绿,却丝毫不减春的婉约。踏在青石板小路上,我轻扣柴扉,却无人应答。本以为古巷浅浅,谁料曲径通幽。本以为会在这陌陌深巷中邂逅那位撑着油纸伞,像丁香一样结着哀愁的姑娘,在这悠长的雨巷中彷徨,谁知转角尽头,却只有一株挂着雨珠的淑婉丁香,也许,这就是那位姑娘的化身吧!
我行走在乡郊的春天里。漫步在田埂上我看见了“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的明丽景象。馥郁芬芳的槐花,洁白如雪的梨花,还有隐匿在那氤氲梅香后的如花笑靥,刚想走近,却又如烟一缕飘散……“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是想问我“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么?油菜花绽得遍地金黄,樱花落得缤纷满天……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柳枝轻拂,风欲暖。我在这大好春色中,渐行渐远,慢慢融化在这明丽而又迷人的春天里……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5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