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个故事

发布时间: 2025-07-20 13:48:21

第36个故事

看不见的爱

在一家叫“吉祥”的小吃店里,每天中午都有一对中年夫妇来这儿吃米粉。妻子是个盲人。

每次来吃粉,丈夫扶妻子坐下后,就冲着里边叫道:“大碗豆花米粉,两份。”然后把背上的二胡拿下来,靠在墙边,低头对妻子说:“我去拿筷子,你坐着等我。”就转身去服务台拿筷子,然后顺便付了钱,并轻轻地和服务员说了几句什么话。回来坐下,不一会儿,米粉就上来了,两个人就开始吃。

一天中午,这一对夫妇又来吃粉。那丈夫照例搀扶妻子坐下后,大声嚷着:“大碗豆花米粉,两份。”然后放下二胡,转身去拿筷子,付钱,和服务员低声说几句话,转回来坐下,等米粉端上来。

不一会儿,米粉端上来了,丈夫仔细地将豆花弄碎、拌匀,然后把碗送到妻子手上,把筷子塞到她的手中说:“饿了吧?快吃。冷了就不好吃了。”然后自己也端起碗,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妻子问道:“你够吃了吗?你的饭量大,我匀一些给你吧。”丈夫忙说:“不用不用,我的也是一大碗,足够我吃了。你赶紧吃你的吧。吃完了我们还要去卖艺赚钱呢。”

这时,隔壁桌的一个小男孩奇怪地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然后突然跳下凳子,跑到这对夫妇面前,冲那个丈夫说道:“叔叔,你的米粉弄错了,你不是要大碗的啊。他们肯定把你的弄错了,你赶紧去换吧。”

妻子愣乐一下,伸手抓住丈夫的胳膊:“你刚才不是说你的也是大碗吗?”丈夫忙拍拍妻子的手,笑着说:“对啊,我的是大碗的啊。人家又不是对我说的,你紧张什么。”小男孩站在他们的桌边,执拗地望着他们,接着说道:“不是,叔叔,我就是说你,你吃的这种不是大碗的,是小碗的。小碗要比大碗便宜一块钱呢,你赶紧去和服务员阿姨说吧。”

整个小吃店的人都望了过来,被小男孩提醒了的顾客们都奇怪地看着妻子面前的大碗和丈夫面前的小碗。小男孩跑到服务台:“阿姨,你们把那个叔叔的米粉弄错了,他要的是两个大碗,你们却给他们一个大碗,一个小碗。”服务员听到了,忙说:“没有弄错,每次他来付钱的时候都自己要小碗的。”

那个丈夫手足无措,嗫嚅着说不出话来。妻子颤巍巍地伸出双手,摸索着寻找丈夫的碗。他捧住那只碗,眼泪“滴滴嗒嗒”地掉到了桌上:“你一直骗我,一直骗我……”

丈夫慌了神:“我不饿,真的不饿,你别这样,大家看了多不好,啊?多不好……”边说着边扯起衣袖笨拙地为妻子擦着眼泪……

一位差生的老师

当她初任班主任的第一天,他带领一帮最为调皮的孩子送了她一个终生难忘的礼物——十只鲜活的蛐蛐。那是他们几人奔忙半日的结果。

她满怀欣喜,小心翼翼地打开密封的盒子时,鲜活的蛐蛐顿时“吱吱”叫蹿起来。她还未看清楚,几只黑乎乎的虫子便跃上了她的肩头,她一瞬间吓傻了,竟然丝毫不顾场合与个人形象,在教室里乱跳乱蹦,惊惶失措,惹得众人捧腹。

事后,她气极了,委屈的泪,顺着洁净的脸庞簌簌而落。她不远千里,不辞劳苦地从北国之都前往这片荒村支教,却万万不曾想到,这些在贫困中生长起来的孩子,竟然会如此淘气。

她一个人,肩负三个年级的课程。偶然,哪位同学病了,她还得充当临时医生。一日下来,筋疲力尽。她时常会幻想她所在的城市。直到此刻她才明白,之前那座生自己养自己又让自己怨声载道的城市,其实,是多么美丽与诱人。她不止一次想要回去,可总觉得对不住那些村民。她刚来的第一天,还未当上班主任,便已向那些前来热情迎接的村民许诺,要在这穷乡僻壤呆足三年,教会这帮孩子读书写字。

他不喜读书,即便他真切地知道,知识可以改变他的命运,可以带他离开这片贫瘠的土地。若按“调皮孩子多聪明”的常理来说,他该是班上最聪明的孩子。一无所有的荒村里,他总能找到让大家开心娱乐的法子,他总能让每一个老师哭笑不得,他总能让班上的那几个男同学都听他发号施令。

为了让他有责任心,发现自己的不足,她让他当了班长。原本以为,颇有威信的他会管理好班上的课堂纪律,殊不知,他却带着全班同学早退,逃到后山腰上采野果。

他的学习成绩每次都很稳定,保持倒数第一。所有的老师都对他绝望了,劝她,不要再在他身上花半点心思,他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他不信,说,要证明给他们看,他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他逃课游泳,碰上大雨,通身湿透,不敢回家,怔怔地坐在教室里等待衣服被身体烘干。殊不知,却发起了高烧。她背着他,来不及换鞋,踏着高跟,“噌噌”地迈上山路。他伏在她的背上,微弱地撑着雨伞。

躺在诊所的病床上,他看着她*右脚,断脱的鞋跟,一言不发地流泪。她以为他怕自己回家后会被父亲责打,于是就轻抚着他的肩膀,安慰地说:“别怕,别怕,呆会到家了,我就跟你爸爸说,你在我家里补习功课。这样,你就不会*了。”

他哭得更凶了,“呜呜”地喘不过气。她不知道,他根本没有父母。他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一同南下外出打工,结果,一去不复返。这些年,他与奶奶相依为命。他之所以不敢回家,只是怕年迈的奶奶伤心罢了。

第二日,所有人都不明白,为何他听课忽然认真起来了。可与那些故事里的不同,现实中,本就没有奇迹发生。他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在做表面工作,他实在不想读书,可又不想让她伤心,只好这么做了。

毕业之时,尽管他的学习成绩仍旧保持“第一”,可性格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再恶作剧,不再喜欢让他人难堪,不再内向,孤僻,乖张。短短三年,他便长得高大,强壮,乐于助人,开朗,活泼,如换了一人。

离去的当天,所有孩子依依不舍地将她送上了山路。绿树滚滚,模糊了她的视野。她再三驱逐,都无法将他们撵去。她说:“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孩子们站在松涛呼啸的山间,哭了。

拓展阅读

1、六年级上册四单元《笔尖流出的》作文

一张纸,铺开一世书香;一滴墨,建起万丈豪情;一行字,习得百家风**。文化如树,所谓繁枝密叶,不能舍其墓也,所谓文化之墓,其过于书法也。

历史的传承,文化的传承都离不开文字的记载,数千多年前,当我们在龟甲上烙印下我们的印记时,汉字注定了他的不平凡。或许觉得龟甲不够高贵,我们开始在象征尊重的钟鼎写下我们的文字,随着历史的推移,春秋战国的来临也带来了篆书。随着秦的统一,当抄书的奴隶们觉得篆书实在繁琐时,隶书就在他们的刻刀下诞生了。随着纸的推广,书法更多地让人觉得惊艳。南北朝,王羲之的一篇《兰亭序》将行书的行云流水发挥的淋漓尽致。唐朝,这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刻,颜真卿将楷书推上了巅峰,而当人们还在惊艳于这书法大家时,张旭,还素又用草书彰显了狂放豪迈的气魄,不管历史如何推移,人们总会用最惊艳的表演向人们展示书法的魅力。

书法的主要审美又端庄雄伟,飘逸秀丽,工整精细等。不一样的审美风格,经过美学所说的移情作用,使人对生活危害人性的美得到感受和联想。书法魅力的一些基本原理如行笔缓急的节奏,点画的呼应,结体的平衡,章法的疏密得当等,其实不仅仅是书法的要素,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人处世的要素。

颜真卿总是不陌生的,他那忠正的人品,加上他的勤学苦练,成就了他的一代书豪。他的作品流传至今,仍被许多人研究,试图领会他的书法的灵韵,并学习他崇高的人品。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与人格的完美结合的典例。欧阳修说:“颜公书如忠臣*,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视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宾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可厌也。”由此可见,颜真卿的书法与他的人品是分不开的。书法人品,相伴相随,在颜真卿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化如树,历代书法家便如其枝叶,他们吸收天地精华,或向阳生长,或探头吐芽,或栉风报雪,所为的都是拥有一稳固的根基,以便更好的成长壮大。我们的文化之根终会迎来明媚的光。

拂尘,明目,静心。在尘土飞扬的喧嚣中,让我们一齐品尝那份难得的宁静。

2、两英国人的中国人两英国人的中国梦

在北京设计周上,英国《卫报》的记者发现了江森海和他的朋友老尼克的作品——美好的未来。

对于今天的中国人来说,这些“未来生活” 似乎还停留在1980年代以前,颇有点穿越感:鸟巢前面,穿着绿色装的民众们举着中国国旗欢呼着,后面是两工业化烟囱正狂热地冒烟;同样是央视大楼,一幅画里,“大裤衩”高高耸立在金色的麦田里,苹果大丰收的农民和军人们无限崇敬地仰望着这高大的建筑。另外一幅则比较有现代感,央视大楼外的三环路上,挤满了穿绿色装的人群,友好地跟西方友人打招呼;绿色的水立方前,穿着泳装的男男女女们身材肉肉。

痴迷“社会主义”

这一系列作品曝光后,网友有了各种解读,甚至有人说这俩老外“别有用心”。

而这些都基于江森海和尼克都喜欢“社会主义”这概念,他们把这种想法融入到了“美好的未来”这系列作品中。 “我们的下一步,可能会做美国和英国,想象它们的socialist future(社会主义未来)。”

2013年9月份,江海森和52岁的尼克去了一趟乌兹别克斯坦,目的也是去那边找一些社会主义主题的灵感。江在一多星期里拍了很多前苏联的建筑。“社会主义的概念, it’s so beautiful(太美好了)。”江森海说。

江森海的父亲和母亲都是英国保守*成员。“小时候还经常要帮妈妈上街去发竞选的海报。社会主义在他家是禁忌,等于*的话。”也许是出于叛逆的性格。他本人却对此发生了兴趣。

不过,他也认为社会主义理想和现实有落差。“也许在现实中(有些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我才通过艺术的方式去展现这梦想。”

南锣鼓巷开发时,一家创意店就是江森海开的。他还联合别的老板给街道写过商业开发的建议书,建议多开原创的店铺。“年轻人可以到这里来兜售和*创意产品,这也是我对南锣的梦想。”其实有一段时间,他的南锣梦几近实现。2008年的时候,南锣还是以创意店为主,成了京城的文化地标之一。但后来房租上去了,大多数玩儿创意的人,“玩儿生意方面就差了些,渐渐被挤跑了。”

用江的话说,现在南锣已经变成了小吃一条街。“市场经济嘛,人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家会去迎合客户的需求。”江叹了一口气。

帮他看店基本都是退休的阿姨,以前住大杂院的邻居。江和她们经常聊起啥是社会主义,阿姨们会感慨,过去家里都不锁门,大家都是为国家考虑,不像现在的人那么自私。

江森海在居委会兼职,一喊就去,包括学雷锋活动等。“我是一好邻居。”他最近还代表东城区参与了中国梦的讨论,去小汤山参加了两天的培训。

他17岁离开英国当背包客,最后选择了定居中国。“作为一英国人,客观上讲我实现了一典型的美国梦:移民到一陌生的国家,创业生活。”

江说自己从小就是一做梦者,那些画才是他的梦想。“我受教育程度低,英文和中文都没那么好。很多社会问题,我根本回答不了。”

江森海没有读完高中。

这不是因为他家穷,相反,他出身于一有贵族*的家庭。他的祖辈曾是英王的御医,johnson-hill亦成了贵族名。“但现在早就没落了。”

江森海最看不惯父亲的是,本来没那么富裕了,还一定要保持贵族范儿。他家在伦敦南部的富人区有一大庄园,有仆人,如果要从一头走到那头要几十分钟。“我后来才知道,这根本不是我家的庄园,是父亲租的,太能装了。”

他有两哥哥一姐姐,除了他,全家都有体面的工作。从高中辍学后,他决心挣一笔旅行的费用出国。“所有的漂泊,就是为了不回英国。”

他1993年到中国的时候,一站投奔的是在青岛做烟草生意的大哥。向大哥借了300美金后,他一人跑到了北京。他用100元在大钟寺租了一小房间,房东还管一天三顿饭。

时候的中国人,看到老外还很新鲜。他一天起床时,看见房东夫妻俩站在他床边盯着他睡觉。“还看着我吃饭,感叹‘原来老外也这么吃饭’!”那时他的中国朋友,叫他“江**”。

刚来中国时,江海森一句中文都不会。“买东西也得换外汇券,还有啊,去宫,中国人50元,老外得150元。”他一度萌生去意。

让他留下来的原因之一是北京太好找工作了。当时三里屯已经有了酒吧,几乎所有的外国人都会去那儿。随便碰到一就能聊上份儿工作。“比如一大胖子,聊几句就知道他是一大公司的ceo,然后就得到一给他助理教英文的机会。”

1996年,他开始创业,开了一家市场调研公司,在全国找了100多兼职员工。“那时候一月能挣一两万美金。”挣了钱之后,他关掉公司,开始在全国旅游,每月就打三四天工,剩下的时间都给了旅行。

回到北京后,他结识了一些艺术家,一起住在圆明园的艺术村,后来接触了朋克摇滚圈,跟窦唯等歌手成了好朋友,再后来认识作家棉棉,“我终于找到了我喜欢的圈子和人。”

1998年时,棉棉在北京做一些电子音乐的派对,那时江森海也混音乐圈,就这么认识了。2000年俩人到上海生活,结婚生子。但有了孩子以后二年就离婚了。

现在朋友口中的“老江”,已经有了4闺女,分别是13岁、8岁、6岁和3岁半。老大姓王,老二姓徐,老三姓赵,最小的老四姓张。

老大是和前妻棉棉生的,英国籍;老二和老三是和现在的加拿大籍妻子劳拉生的,都有英国和加拿大的双重国籍;老四是从湖北领养的,刚换成了英国国籍。

小儿子一直在给他的贵族老爹送上意外。他家原本是纯正的英国*,“就是英格兰人,连苏格兰、爱尔兰的*没有。突然到了我这里,孙女里不但有混血儿,还有纯正的中国人。我跟我父亲逗贫,说再过几年,我的老四跟一中国人结婚,你这 johnson hill 家族的高贵*就完全变成汉族了。”

夫人劳拉是标准白领。但江表示,他是决不会去大公司上班的。“大公司的文化太可怕了。比如每天坐2小时地铁到上地的联想公司,加班到11点,这叫什么生活。不干。”

比他大6岁的大哥以前很担心他。现在也理解了。“不过大哥还是无法深入我的内心,我玩的这些创意他是不懂的。”但四十不惑的江森海,毕竟是4闺女的父亲了,他也希望给孩子们安定富足的生活。

4年前,他和妻子在和平里买了一套房子。“现在价格翻了一倍,很开心,这也算是我的中国梦吧。”

3、六年级上册四单元《笔尖流出的》作文

阳光明媚的春日,学校里的丁香花开的正旺,那一朵朵小白花是那么可爱、那么诱人,丁香花们争先恐后地散发着甜香,这甜香使学生们神清气爽,学校被丁香花笼罩在一片祥和之中。

课间休息时间到了,“淘气包”张明同学顺着花香来到了丁香花丛旁,看着那迷人地丁香花,心想:丁香花既好看,又很香,为何不采一些放在班级角呢?这样能够为班级增添一丝美丽。说干就干,张明采了一些,可是他把丁香树弄得奄奄一息,地上散落着许多白色地花瓣。

这时,雷厉风行地班长—王寒冰看见了,班长吼道:“不许摘花!”张明一惊,急忙收回手来。班长的怒气仍未平息,继续责怪他:“破坏花草树木是违反校规的!何况同学们都这么喜欢丁香花,你为什么要破坏呢?“可此时的张明也觉得很委屈,”我为了班级的美丽而摘花,你为什么说这是破坏呢?“就这样,一由丁香花引来的小争执就迅速演化成了一大矛盾,两人开始激烈地争吵起来。

这时,走过地年轻班主任—李军教师闻声而来了,他先阻止了两人地争吵,然后询问了情地起因,得知张明地想法与班长反对地原因后,他思索了一会儿后对张明说:“我表扬你为班级做贡献地精神,可是你不应当破坏学校环境。“张明点了点头,片刻,教师又对班长说:”你阻止同学破坏学校环境是正确的,可是你应当先了解张明同学的想法,而非直接批评,并且你在批评他人时语气应当诚恳,做到有理有据,使人信服。“班长回答:”明白了,教师。“教师又看着张明微笑道:”有句俗话说的好‘美不必须要去占有’,为班级做贡献不必须非要摘花,你为何不为班级角剪一些新奇的图案呢?“张明自言自语道:”是好办法,我立刻开工。“教师笑了,对张明说:”多谢你,张明同学。“教师看了一下表:”要上课了你们快回班吧!好!“张明与班长异口同声道。

上课铃响了,学校安静了,张明与班长的心也平静了许多。

4、2职场励志寓言小及其大道理

1.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有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做什么呀?”小朋友天真地回答:“嗯……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林克莱特接着问:“假如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落落伞跳出去。”当在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凝视着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慧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心远非笔墨所能描述。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你要这么做?”小孩的答案透露了这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启发:这就是“听的艺术”。一是听话不要听一半。二是不要把自己的意思,投射到别人所说的话上头。要学会倾听,用心听,虚心听.

2.有两和尚他们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这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溪,于是这两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么变成为了好朋友。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年。忽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哪知道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三天也一样。过了一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受不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访问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等他到了左边这座山的庙,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月没喝水的人。他很好奇地问:"你已经一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爱的太极拳。"

启发:我们在公司领的薪水再多,那都是挑水。而把握下班后的时间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培养自己另一方面的实力,将来当我们年纪大了,体力拼不过年轻人了,依旧还是有水喝,而且还能喝得很悠闲。

点击查看更多第36个故事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34658.html

热门阅读

  1.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句子
  2. 雷锋手抄报简单的
  3. 描写三月的好句子
  4. 土方工程承包的合同范本
  5. 回家过年的老鼠 童话故事
  6. 《被掩埋的巨人》读后感范文900字
  7. 六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三的教案
  8. 弟子规读后感400字
  9. 建筑专业实习生工作总结报告
  10. 安徒生的故乡生活随笔
  11. 由方便面带来的遐想征文
  12.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经典美文
  13. 学生竞选优秀学生发言稿范文
  14. 有关白骨精的歇后语大全
  15. 门后有只鳄鱼睡前故事
  16. 柳宗元廉洁自持忠信是仗历史故事
  17. 初二上册8单元测试题示例
  18. 2016恭贺新年诗词
  19. 小学生关于清明节的由来作文
  20. 2016年冬至节关心问候语
  21. 那一缕银丝小学作文
  22. 牛顿的成长故事
  23. 写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24. 2018年幼儿园健康教育总结的范文
  25. 开心过六一儿童节的作文
  26. 席慕容经典语录
  27. 希腊神话故事《克瑞翁受到惩罚》
  28. 失恋伤感的句子大全
  29. 201年复活节短信祝福语大全
  30. 教辅人员的工作总结
  31. 个人的述职报告模板
  32. 关于古代团圆的诗句
  33. 关于花的诗句精选110句
  34. 一起洗洗手教学设计范文
  35. 三字经谨字小故事
  36. 201年母亲节温馨祝福语
  37. 描写冬日阳光的句子
  38. 描写雪的优美诗句
  39. 德育骨干研修班培训心得
  40. 建筑公司企业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6 20:53:53
本页面最近被 954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北京,TA在页面停留了 78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