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长干行》全诗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 2025-08-03 12:43:53

李白《长干行》全诗翻译赏析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⑵,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⑶,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⑷。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⑸。

门前迟行迹⑹,一一生绿苔⑺。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⑻。

【其二】

忆妾深闺里⑼,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⑽。

五月南风兴,思君下巴陵⑾。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⑿。

去来悲如何,见少离别多。

湘潭几日到⒀,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⒁,行人在何处。

好乘浮云骢⒂,佳期兰渚东⒃。

鸳鸯绿蒲上,翡翠锦屏中⒄。

自怜十五余,颜色桃花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注解:

⑴长干行:属乐府《杂曲歌辞》调名。下篇一作张潮。黄庭坚作李益诗。

⑵长干里:在今南京市,当年系船民集居之地,故《长干曲》多抒发船家女子的感情。

⑶床:后院水井的围栏。《辞海》上有,但未注明出处。也只有这种解释,李白的《静夜思》紧扣月和井来想,才易理解。

抱柱信:典出出《庄子·盗跖篇》,写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

⑷滟滪堆:三峡之一瞿塘峡峡口的一块大礁石,农历五月涨水没礁,船只易触礁翻沉。

⑸天上哀:哀一作“鸣”。

⑹迟行迹:迟一作“旧”。

⑺生绿苔:绿一作“苍”。

⑻长风沙:地名,在今安徽省安庆市的长江边上,距南京约700里。

⑼忆妾深闺里:妾一作“昔”。

⑽沙头:沙岸上。风色:风向。

⑾下:一作“在”。巴陵:今湖南岳阳。

⑿发:出发。扬子:扬子渡。

⒀湘潭:泛指湖南一带。

⒁淼淼:形容水势浩大。

⒂浮云骢:骏马。西汉文帝有骏马名浮云。

⒃兰渚:生有兰草的小洲。

⒄翡翠:水鸟名。

记得我刘海初盖前额的时候, 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门前嬉戏。

郎君总是跨着竹竿当马骑来, 手持青梅绕着交椅争夺紧追。

长期来我俩一起住在长干里, 咱俩天真无邪相互从不猜疑。

十四岁那年作了你结发妻子, 成婚时羞得我不敢把脸抬起。

自己低头面向昏暗的墙角落, 任你千呼万唤我也不把头回。

十五岁才高兴地笑开了双眉, 誓与你白头偕老到化为尘灰。

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坚守信约, 我就怎么也不会登上望夫台。

十六岁那年你离我出外远去, 要经过瞿塘峡可怕的滟?堆。

五月水涨滟?难辨担心触礁, 猿猴在两岸山头嘶鸣更悲凄。

门前那些你缓步离去的足印, 日子久了一个个都长满青苔。

苔藓长得太厚怎么也扫不了, 秋风早到落叶纷纷把它覆盖。

八月秋高粉黄蝴蝶多么轻狂, 双双飞过西园在草丛中戏爱。

此情此景怎不叫我伤心痛绝, 终日忧愁太甚红颜自然早衰。

迟早有一天你若离开了三巴, 应该写封信报告我寄到家来。

为了迎接你我不说路途遥远, 哪怕赶到长风沙要走七百里!

【其一】

我的头发刚刚盖过额头,你跨骑竹马而来,围绕井栏旋转奔跑;我用手把玩着刚才从门前折回的青梅花枝。我们同在长干里居住,两个人从小都没什么猜忌。十四岁时嫁给你作妻子,害羞得没有露出过笑脸。低着头对着墙壁的暗处,一再呼唤也不敢回头。十五岁才舒展眉头,愿意永远和你在一起。常抱着至死不渝的信念,怎么能想到会走上望夫台。十六岁时你离家远行,要去瞿塘峡滟滪堆。五月水涨时,滟滪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门前是你离家时徘徊的足迹,渐渐地长满了绿苔。绿苔太厚,不好清扫,树叶飘落,秋天早早来到。八月里,黄色的蝴碟飞舞,双双飞到西园草地上。看到这种情景我很伤心,因而忧愁容颜衰老。无论什么时候你想下三巴回家,请预先把家书捎给我。迎接你不怕道路遥远,一直走到长风沙。

【其二】

想当初我在深闺的时候,不曾见识烟尘;可嫁给长干的男人后,整天在沙头等候风色。五月南风吹动的时候,想你正下巴陵;八月西风吹起的时候,想你正从扬子江出发。来来去去,聚少离多,悲伤几何?什么时候到湘潭呢?我最近天天梦见那里大起风波。昨夜又见狂风吹度,吹折了江头的大树。江水淼淼,昏暗无边,夫君啊你在何处?我将乘坐浮云骢,与你相会在兰渚东。鸳鸯嬉戏在绿蒲池上,翡翠鸟儿绣在锦屏当中。自顾自怜才十五岁多,面容正如桃花一般嫣红。哪里想到嫁为商人妇,既要愁水又要愁风。

这是一首写商妇的爱情和离别的诗。诗以商妇的自白,用缠绵婉转的笔调,抒写 了她对远出经商丈夫的真挚的爱和深深的思念。 

诗的开头六句是回忆与丈夫孩提时“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景,为读者塑了 一对少年儿童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形象。“十四为君妇”四句,是细腻地刻划初婚 的羞涩,重现了新婚的甜蜜醉人。“十五始展眉”四句,写婚后的热恋和恩爱,山盟 海誓,如胶似漆。“十六君远行”四句,写遥思丈夫远行经商,并为之担心受怕,缠 绵悱恻,深沉无限。“门前迟行迹”八句,写触景生情,忧思不断,颜容憔悴。最后 四句,写寄语亲人,望其早归。把思念之情更推进一步。 

拓展阅读

1、商隐《贾生》古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

汉文帝在宣室求问被贬谪的贤臣,贾谊的才华和格调更是无可比伦。

谈至深夜汉文帝挪动双膝靠近他,可惜他不关心百姓只是关心**。

注释

(1)贾生:指贾谊(前200—前168),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力主*弊政,提出了许多重要*主张,但却遭谗被贬,一生抑郁不得志。

(2)宣室:汉代安城中未央宫前殿的正室。

(3)逐臣:被放逐之臣,指贾谊曾被贬谪。

(4)才调:才华气质。

(5)可怜:可惜,可叹。

(6)虚:徒然,空自。

(7)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

(8)苍生:百姓。

(9)问**:事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汉文帝接见贾谊,“问**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

这是一首托古讽时,意在借贾谊的遭遇,抒写人怀才不遇的感慨。选取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夜半倾谈的情节,写文帝不能识贤,任贤;“不问苍生问**”却揭露了晚唐皇帝服药求仙,荒于政事,不能任贤,不顾民生的昏庸特性。寓慨于讽,讽刺效果颇好。

是首咏叹贾生故事的短,其着眼点,不在个人的穷通得失,而在于指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使其在*上发挥作用。

贾谊贬沙,久已成为人们抒写不遇之感的熟滥题材。作者独辟蹊径,特意选取贾谊自沙召回,宣室夜对的情节作为材。《史记。屈贾列传》载: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厘(刚举过祭祀,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未央宫前殿正室)。上因感**事,而问**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对方)。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2、《马》原文及

关键词:曹植歌 司马彪 继承 蓬意象 萍意象 境遇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5-0080-02

作者简介:来森华(1986―),藏族,甘肃卓尼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先唐文学研究。

曹植歌成就蜚然,对后世歌深有沾溉,堪称坛宗主之一。

关于曹植对后世歌的影响,或言后人对曹植歌的继承,学界对此学术现象不断深入发掘,其学术思路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后世人个案对曹植歌继承的微观论述,二是曹植歌接受史的宏观梳理。笔者于平日读偶有所得,发现在司马彪今存有限的歌中对曹植歌的继承痕迹明显,故不揣谫陋,野人献曝,撰小文呈之于学界,祈请方家指正。

司马彪(244?―306)①,字绍统,西晋皇族成员,高阳王司马睦子,因好色薄,睦与之断绝父子关系,后出继于司马懿弟司马敏门下。房玄龄《晋书》载云:“初拜骑都尉。泰始中,为秘书郎,转丞。……后拜散骑侍郎。”[1] (PP.2141-2142 )他是西晋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学者、军事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家,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司马彪曾有文集四卷,惜不存于今。就歌层面,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辑有五言八首,其中两首为残句。

一、意象的选择与句的化用

云《元前曹植接受史》一文说道:“六朝时期涌现出大批摹拟曹植的作品,从题目、内容、文辞到意象不一而足,显示了曹植对当时文学的重要影响作用,从而确定了曹植典范作家的地位。”[2] (P.2 )曹植的歌成就主要在五言方面,而司马彪今存歌均为五言,其对曹植的继承或接受主要体现在相同意象的选择与句的套用或者化用方面。

(一)蓬意象

司马彪《》云:

百草应节生,含气有深浅。秋蓬独何辜,飘遥随风转。飙一飞薄,吹我之四远。搔首望故株,邈然无由返。②

其中“秋蓬独何辜,飘摇随风转。飙一飞薄,吹我之四远”四句无论意象的选择还是句的化用,均摹拟曹植歌而成。曹植《吁嗟篇》(一作《瑟瑟歌》)即以“转蓬”起兴,开篇便云“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中更有“卒遇回风起,吹我之云间”句。另有曹植《杂七首》(转蓬离本根)一亦云:“转蓬离本根,飘摇随风。何意回飚举,吹我之云中。”

关于蓬这个意象,《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有载,年轻的鲁昭公丢掉王位后逃至齐国,齐景公问他何以沦落到如此地步,鲁昭公后悔自己疏远贤臣、亲近小人,并以秋蓬喻自己的处境,其云:“譬之犹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叶,秋风一至,偾而揭矣。”[3] (PP.338-339 )《说苑》亦载鲁哀公言曰:“是犹秋蓬恶于本根而美于枝叶,秋风一起,根本拔矣。”[4] (P.294 )总言之,随风飘转的蓬往往就是茫然无依的象征。

(二)萍意象

司马彪中还有残句“泛泛江汉萍,飘荡永无根”,而曹植《浮萍篇》亦云“浮萍寄清水,随风东西流”,都是以浮萍喻个人境遇,表达一种失根的无奈与悲苦。

文中的蓬与萍往往代表那种飘荡不定的生活,似乎失去了生活的寄托与本根。清人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有言:“甚或金尽裘敝,耻还乡里,萍飘蓬转,不通音问者,亦往往有之。” [5] (PP.398-399 )萍飘蓬转随后更是作为一个固定的成语来表达那种难觅归属感的生活状态。

(三)其他

除去以上二处,司马彪对曹植歌亦有不少摹拟之迹,如《》“玉出阆风侧,珠生南海滨”与曹植《杂》“美玉生盘石,宝剑出龙渊”,《》“秋节良可悲,百华咸萎落”与曹植《赠丁仪》“初秋凉气发,庭树微销落”均句式相近。再者,司马彪《赠山涛》(其一)有“中夜不能寐,抚剑起踟蹰”两句,其实这两句自前人歌化用而来,如《古十九首》(明月何皎皎)中云“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阮籍《咏怀》(其一)开篇便云“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曹植《弃妇》亦有“反侧不能寐,逍遥于前庭。踟蹰还入房,肃肃帷幕声。抚节弹鸣筝,慷慨有余音。要妙悲且清,收泪叹息”八句。钟嵘《品》言古与曹植歌皆源出于《国风》[6] (P.91,P.117 ),而阮籍歌源出于陈思,早在《周南・关雎》即有“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的形象描写,司马彪对于夜不能寐形象的塑造可谓渊源有自。

二、失志公子的宣泄

但是,司马彪为何偏偏摹拟曹植的歌呢?这需要从二人的身份及其人生遭遇说起。

曹植的身份自不待多言,前半生享受着贵公子的荣华富贵,深受曹操喜爱与识,然由于主客观各方面的原因在与曹丕争夺太子之位时败下阵来,在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即位,从此曹植的人生境遇在曹丕与曹父子的先后限制和打压下每况愈下。所以在他后期歌当中,更多抒发着高压恐怖下愤懑、哀怨而又无奈的感情。

司马氏家族在魏末已经鼎盛一时,司马彪亦曾担任骑都尉一职,职掌为监羽林骑。参以《赠山涛》其一为,赠于山涛以求仕③,由此可以发现司马彪亦有仕途失志之时。运用史互证的方法,西晋泰始初正好是司马彪的仕历空期。按照常理,一个家族登上最高统治地位,其家族成员必定加官晋爵,然作为皇族成员之一的司马彪却要向一个大臣赠求仕,心中的无助与憋屈昭然若揭。司马彪西晋初年未仕,笔者推测与其个人好色薄的德不无关系,因为司马氏家族尊奉礼教,注重个体品修养,司马彪因为家不容致为国所弃。

综上对比曹植与司马彪二人的身世及人生境遇,颇有相似之处,只不过曹植的失意更为持久、彻底。无尽的苦闷与憋屈唯有付诸笔端,在中宣泄着命若蓬与萍般随风飘荡、茫然无依的心绪。

在曹植接受史上,曹植那种失志后的苦闷或许只有司马彪这样的贵公子方能完领会,浮萍与转蓬是他们人生的真实写照,风起的时刻早已注定了他们的飘荡与失根。在蓬与萍等意象的支撑下,司马彪的歌与曹植后期歌一样,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苦闷、失志的贵公子形象。

注释:

①《晋书・司马彪传》云:“惠帝末年卒,年六十余”,惠帝末年为公元306年,然依“年六十余”之说,据一般表达习惯当不超过年六十三,故将司马彪生年姑系于公元244年左右(魏齐王曹芳正始五年)。

②文中歌皆录自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中华书局1983年版,不再一一注明出处。

③关于此的主题与作时,学界看法不一。笔者运用史互证的方法,认为其为不假,然作时当为泰始初初求仕时,而非陆侃如先生所言太康二年为迁官而求于山涛。就此拟作专文论,此不多赘。另,囿于篇幅,不录其

参考文献:

[1]房玄龄 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云。元前曹植接受史[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5.

[3]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刘向。赵善诒 疏证。说苑疏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3、古路无客寒山独见君的意思及

古路无客,寒山独见君出自唐代人刘卿的《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荒村带返照,落叶乱纷纷。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

不为怜同病,何人到云。

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表现了对友人过访的惊喜。人精于造境,中先写荒寒、凄寂的晚景以此表现来客之希,再写路途之难以见来客之情真。然中于衰败落景描写中,也写出了自己的栖隐中失意的心境与避世心态,人写友人独能于此中寻找自己。他仿拂已能从中体会主人这一心绪,这则突出了他们之间共同旨趣,作者以审美的态度将这一同病相怜的心理表现极有意,

内容扣着碧涧别墅的环境展开,中没有一个"喜"字,却传达出大喜的心情。

盼人应约来访,不料时近黄昏,门前并无客到。沙沙之声并非脚步声而是落叶声。"乱纷纷",不止落叶,心绪也是如此。读者读出刘氏这惶急之态,自然知道所盼的绝不是泛泛之交了。

心绪不宁,屋里坐不住,到路上去碰:人之常情。这天很怪,路上没人走。连别人都不走的路,朋友会来么?心绪更不宁了。然而,路上忽有唯一的身影映入眼帘,细看之下,确认是所盼之人。试问此时,其喜何如?

"野桥经雨断,涧水向田分"是句"家语"。写和写文章不尽相同。文章可以这样记述:

我一面飞快地迎上前去,一面口不择言地责备他迟到,害我久等。他却笑嘻嘻地指着山外说:"你以为我来得容易么?一场大雨,桥也断了,路也淹了……"噢,原来他是绕了个大圈子来的。

是不能加个"他说"进去的,于是便出现作者引述中人的话而不加说明的情况,古人称这类情况为"家语"。"野桥"两句只有视为家语才符合中情景。顺便说一句,上文"无客"和"雨""水"很有关系,刘氏写是追求针线绵密的。

环境这么恶劣仍依约前来,这云之所,无名无利,来的必是真知己,能不大喜么?

点击查看更多李白《长干行》全诗翻译赏析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47645.html

热门阅读

  1. 《有只鸟飞过蓝天》微电影剧本范文
  2. 中学雷锋主题活动月活动总结范文
  3. 格林童话《侏儒妖》
  4. 朋友结婚红包祝福语
  5. 外婆过生日六百字作文
  6. 春天的古诗配画手抄报
  7. 关于《我的母亲》优秀教学设计
  8. 女生节闭幕式策划范文
  9. 《小老鼠的魔法书》的读后感范文
  10. 《祖父的园子》教案模板
  11. 让自己拥有别人拿不走的身份美文
  12. 小学支教的日记
  13. 描述春天诗句
  14. 电视台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15. 情人节浪漫的短信祝福
  16. 关于七夕节的古诗
  17. 最标准的集中采购协议之产品质量保修协议书
  18. 关于焰火晚会的小学生作文
  19. 七夕请许我一世情缘美文
  20. 《足球原地前额正面头顶球》教学设计
  21. 拜年高一作文
  22. 春节作文寒假的一件趣事
  23. 士华高中18岁成人仪式暨高考50天冲刺动员大会活动总结范文
  24. 国庆搞笑的祝福语
  25. 哈尔罗杰历险记读后感范文
  26. 《传接球》的教学设计
  27. 浅谈大学课堂里启发式教学论文
  28. 20世纪《诗经》研究的几个问题
  29. 2018辞旧迎新的句子
  30. 中国名人故事100字
  31. 科研能力自我评价
  32. 温馨的心情句子
  33. 课文《风娃娃》的教学设计
  34. 小学生消防安全教育课教案
  35. 柳宗元初秋夜坐赠吴武陵诗词
  36. 羊年幽默的小年祝福语
  37. 周末温馨幽默早安问候短信
  38. 平安夜快乐的祝福语50句
  39. 六年级小学生自我评价优秀范文
  40. 2019情人节朋友圈说说
网页更新时间:2025-09-09 07:56:37
本页面最近被 316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江苏,TA在页面停留了 85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