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白帝城》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写的一首千古名诗。全诗共4行2句,意思是:早晨辞别了朝霞缭绕的白帝城,顺长江而下,一日之间就可以到达千里之遥的江陵,小船经过的长江三峡段,两边是连绵不断的高山,峡谷里水流湍急,两岸树林中猿声响成一片,走出很远,仿佛还能听见。整首诗写得轻灵飞动,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喜悦心情。
本课要求认字7个:帝、辞、陵、还、猿、啼、舟。写字5个:帝、朝、辞、岸、舟。
教学目标:
1、利用多种认字方法认识本课7个生字,写10个生字。
2、理解诗意,体会作者遇赦后乘船东归的愉快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会背诵古诗。
教学建议:
759年,李白被流放到夜郎(今贵州省),行至白帝城遇赦,便乘船返回江陵。轻舟顺流而下,迅捷无比;诗人心情畅快,喜悦有加。这首诗使用单纯而豪放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情景交融。教学时,可组织学生对照地图,搜集、参考三峡的资料,看插图,反复吟诵课文,体会诗人的心情。
朝、还、重三字是多音字,可以通过组词区别字音。
拓展习题: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京()永()舟()包()
景()泳()船()跑()
二、根据课文填空。
()()白()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
两()猿()啼不住,()()已过万()山。
相关资料:
白帝城:在原四川省奉节县(今属重庆市)东边的白帝山上,原名紫阳城。东汉末年公孙述曾占据此地,筑城卫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说井里有白龙跳出来,所以自己是白帝,此山是白帝山,城为白帝城。白帝城山峻城高,如入云霄。
江陵:指湖北省江陵县,距离白帝城约1200里(水路),当中经过地势险要的三峡。
(一)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地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吗?谁能背一首?今天我们再学一首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早发白帝城》。
板书课题。
教师介绍本诗的写作背景:公元759年,李白被流放到夜郎。夜郎在现在的贵州省境内,当时是个偏远的地方。李白在去夜郎的途中到了一个叫白帝城的地方。这时候传来皇帝赦免他的命令,当时李白欣喜若狂,立即动身返回江陵,这首诗就是他离开白帝城的途中写的。
引导学生说说对题目的理解。
二、读诗认字。
1、自由读诗,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并用喜欢的方式解决。
2、指名读诗,检查识字效果。
三、明意悟情。
1、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字、词。
2、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全班交流。
3、结合看图,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谁愿意说给大家听一听?
4、创设情境,配乐朗读,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学生交流。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7、师生评价朗读。
8、指导背诵。
四、指导写字。
1、复习本课要求写的字。
2、学生观察生字,说一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3、指导书写。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
5、作业展评。
一、背诗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背诵古诗吗?我们来个男女生背诗比赛,好吗?比赛开始。
2、同学们背诵的古诗可真不少。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而唐诗就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诗的长河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板书课题:早发白帝城。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愉快识字。
1、课件出示课本插图: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长江、高山、李白)
2、交流查阅有关诗人李白的资料。
根据学生汇报,师小结:李白被称为诗仙,在文学史上占有辉煌的地位,但是他的人生道路坎坷不平,李白曾在永王手下做事,后来永王争夺皇位被镇压,李白受到牵连被判罪,流放到夜郎(贵州省境内)。李白在去夜郎途中到了一个叫白帝城的地方(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忽然传来皇帝赦免他的命令,你想想当时李白的心情会怎样?他很快乘船回到江陵(湖北省)。《早发白帝城》是他离开白帝城的途中写的。
3、说说你对诗题的理解。
4、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5、在小组内把诗读一读。注意纠正字音。
三、品读古诗,理解诗意。
1、指名读读古诗,评价。
2、在小组内说说你对诗意的理解。
3、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汇报情况,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1)江陵在白帝城的下游,距离白帝城有上千里路。(师边介绍边绘简笔画,让学生体会路途的遥远。)
(2)理解朝辞白帝彩云间(清早乘船离开白帝城,白帝山真高,人像在彩云间行走。指名说补充)
(3)诗中那句看出行船速度快?为什么?理解千里江陵一日还(江陵离白帝城虽然有千里,可是只要一天时间就可以到达。行船速度多么快?)(板书:顺水行舟;体会作者愉快心情。)
(4)四周有哪些景物?理解后两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长江两岸不停的传来猿猴的叫声,还在耳边回响,小船已经过了一座座的山。)
四、感情背诵,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美丽的彩云,壮丽的三峡)师:诗人顺流而下,经过三峡,看到美丽的彩云,壮丽的三峡,耳畔传来猿猴的啼叫,此时此刻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意境。
3、在小组内有感情地朗读。
4、指名读。
5、试着背诵。
6、配乐背诵。
五、拓展背诵。
1、每个小组自选一首李白的诗进行背诵。
2、小组汇报。
六、指导书写,巩固字形。
1、辞右边的辛最下面的横要写得短些。
2、陵右下是折文。
3、猿右上面是土。
七、作业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继续搜集李白的诗背一背。
拓展阅读
1、最新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语文
2、比赛。
【知识与技能】90%的学生能够说出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的步法,70%能说出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
【过程与方法】90%的学生会持球三步单手肩上投篮,80%学生能够跨步拿同伴手中的球连贯三步单手肩上投篮,且有一定的命中率,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提高手臂力量等身体综合素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与他人积极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相互观察与评价,积极参与不断进步。
教学重点:单手肩上投篮动作及三步上篮一大、二小、三跳的步法的动作和节奏掌握。
教学难点:三步上篮的第一步跨步接球及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的协调、连贯。
(一)开始部分(2分钟)。
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
2、师生问好,报告人数。
3、检查服装。
4、宣布本节课内容。
5、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10分钟)。
教法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
1、一般性准备活动。
拉伸练习:(体前曲拉伸、弓步拉伸、)教师示范、领做学生跟做。
2、专门性准备活动。
(1)慢速运球跑、两个篮球场边线慢运球过障碍;
(2)口头提示单脚跳起跨过,
(3)练习行进间单脚跳起的协调性。解决双脚起跳的问题)。
3、球性练习:(双手拨球、俯背运动、腰部饶环、跨下“八”字饶环、抛接球、)教师示范、领做、口令提示动作要领,学生跟做。
2、最新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语文
1、认识11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明白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一样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识字及朗读。
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一样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小鸡图、小鸭图、小狗图、小马图、多媒体课件。
一、游戏激趣。
生:展示自我的画画作品。教师边收集,边肯定。并提议自主送给后面的教师。
师:大家画得真棒!你们真是小画家。(边说边板书课题:小画家)。
请大家读出来:并自豪的说:“我是小画家!”
师:(过渡句)孩子们,又一个魔术师来啦!请看大屏幕。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1、配乐范读课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们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礼物——一首好听的儿歌你们听。
(课件出示)。
2、我们也想读读它是吗请用自我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吧。注意要读准字音哦。
3、检查生字词掌握情景。
a小鸡给我们送来了一些字词卡呢。我们一齐试着认认它们好吗。
课件出示:字词卡。
b小狗说:这样还不算识字大王呢,要把生字娃娃单独认清就送给你神秘的礼物呢。想不想试试好!
课件:带拼音的生字苹果树(读拼音,想记法。)。
小鸭说:要把生字宝宝送回去,苹果就给你吃啦!
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生字苹果树(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小马说:大家读得多认真啊,这样吧,我就请你们这些小画家们一齐去欣赏欣赏我们小动物们雪地作画吧!愿意去吗那好。咱们出发吧!
三、学习课文。
1、过渡句:这天我们在动物们的家推开窗户一看:呀----下雪啦!下雪啦!
课件出示:“下雪啦!下雪啦!”这句话(抓住朗读指导、感叹号的认识来教学)。
学习第二句(出示课件)抓住一群来讲。引出成语“三五成群”
口头练习:教师一人站在讲台上。
后面有一()听课的教师。
3、学习第三、四句他们都是谁呀画了什么画呢课件出示四种动物在雪地走过的图。
4、学习第五句这些小画家是怎样画画的。
5、学习第六、七句。
师:呀!突然小狗想起来了:咦!好朋友青蛙去哪了。
课件出示六、七句大屏幕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
我们去叫醒它,让它和小画家们一齐画画好吗生:(不好)。
师:为什么呢(了解冬眠)课件出示冬眠的两幅图。
四、小结全文。
课件出示全文的资料。要求齐读,小组读。男女生读。
五、复习巩固:帮小画家找作品。
1、小画家们回家了。它们的作品还在呢。可教师忘了谁画什么了。谁愿意上台来帮帮教师啊(生上台贴画)。
2、大屏幕检查是否正确。
3、为什么它们能画那些画呢谁最聪明来告诉大家。
3、最新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语文
本教学设计方案所适用的学科领域是:语文、自然、地理、思想品德、美术、音乐,突出主要学科语文。
二、学习目标任务。
1、情感目标。
(1)、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认知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五彩池神奇、美丽的特点。
(3)了解五彩池神奇的原因,培养唯物主义精神。
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分析、感悟和积累语言的能力。
(2)熟悉电脑网络操作,培养学生高级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团结协作、自我表现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想象能力。
(4)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三、教学难点分析。
1、了解五彩池的特点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2、理解最后一自然段的含义,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四、设计思想: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个别化教学,让学生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兴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能力等。
五、设计思路:
1.情景揭题,资料收集。(激发学习兴趣)。
2、讨论交流,质疑问难.(培养质疑能力)。
3、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培养阅读分析、语言积累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流评价,获得真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5、拓展学习,升华感情。(培养高级思维能力、知识积累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6、练习巩固,大胆创新。(培养自我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7、作品展示,体会成功。(培养赏析、评价能力)。
8、总结评价,谈谈感受。(培养自我总结、自我评价能力)。
六、课件设计思路。
1、学习区。
风土人情、民间传说;五彩池的景区介绍以及在旅游方面的地位。j、
(3)、小导师(对课文的重点段句进行导学。,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3、展示区(网上学生作品)。
4、赏析区a、写景美文集锦b、有关九寨黄龙的美术、摄影、音乐作品。c、九寨、黄龙、五彩池的图文介绍。d、九寨、黄龙的导游图。
5、网上探索区(给学生提供相关网站)。
七、学习过程。
(一)、情景揭题,资料收集。
1、在悠扬的乐曲声中,课件播放五彩池风光,师指引学生细看池水的斑斓色彩和水池奇特的形状,揭示课题,让学生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地方?它为什么这样美丽,这样神奇?(课件:五彩池的音像画面。)。
2、那就让我们通过生活,通过网络走进五彩池,去收集有关五彩池的资料吧。分析:自学能力是独立学习的能力,是观察、理解、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统一表现。学生在预习、自学中确定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养成良好自学习惯,而学校开发的网络平台为他们进行课前预习质疑提供了极大方便。预习的目的是了解学习内容。但切实达到“先学再教”则应首先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和盲目性。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学。这样为理解领悟课文较深刻的内容奠定了基矗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先学后教的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得到体现。网络平台已成为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讨论交流,质疑问难。
分析:在学生收集到充分的资料以后,我们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激动与自信,于是我们组织他们进行交流讨论。只见他们就像一个个小专家,利用多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的成果,提出自己的疑惑。他们或侃侃而谈,或争得面红耳赤,或洗耳恭听,或静静欣赏。我们惊叹于他们的博学,同时也惊叹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促进学生学习的强大功能。
(三)、合作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在集体环境下充分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探究解决问题。可网上交流、小组协作等方式。)。
1、课文围绕五彩池的美丽、神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板书:数量、形状、颜色、成因)。
2、检查交流预习情况。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找出容易出错的字,查阅小字典,帮助记忆。
(2)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资料,并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些什。
分析:自学能力是独立学习的能力,是观察、理解、综合、概括等多方面能力的统一表现。学生在预习、自学中确定学习目标,提出自学要求,养成良好自学习惯,而学校开发的网络平台为他们进行课前预习质疑提供了极大方便。预习的目的是了解学习内容。但切实达到“先学再教”则应首先解决学生预习中的困难和盲目性。教师精心设计自学提纲,有助于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自学。这样为理解领悟课文较深刻的内容奠定了基矗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先学后教的模式在网络环境中充分得到体现。网络平台已成为课上、课下学生学习的伙伴。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3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