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优秀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20:10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优秀教学设计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学生每人自备一个计算器,教师为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卡纸、记号笔。

一、联系生活,铺垫孕伏

(计算机出示:一组秋天的迷人景色和欢闹的游乐场)

师:树叶在阳光下飞舞,大地披上了金色的纱衣,秋天的景色多美啊!游乐场里好不热闹!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呢?

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秋游,秋游前,想不想到超市选购些食品带着?你打算带多少零花钱去选购?请写在卡纸上。

(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把你带的钱数和你的同桌说说。

计算机出示超市场景。

师:让我们去超市看看吧。

计算机出示饮料、小食品、水果的图片和价格:

可乐2元5角 酸奶1元2角

汉堡5元 面包2元

蛋糕2元 橘子1千克2元

苹果1千克3元8角

师:根据你们准备的零花钱,打算买些什么,大约要花多少钱?估算一下,你准备的零花钱够吗?

学生进行口头估算并反馈。

小组内的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案,如果出现*零食太多的情况,适时进行教育。

师:同学们都能根据自己所带的零花钱来设计自己的*方案,在选购小食品时,要注意适量,要讲究节约。刚才,我们在计算钱数时,用到了加、减法的估算,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一些需要用“乘法的估算”来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乘法估算)

[运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的积淀,引发他们的购物智慧,为后面的新知探究进行铺垫和孕伏。让学生组内交流,互相了解,学习别人的购物方案,完善自己的购物方案,同时满足学生说的欲望,获得心理愉悦。在学生心神俱佳的状态下,自然引入课题,进入新知的学习。]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

师:这次秋游,学校打算带同学们去游乐场,这可是同学们喜欢去的地方呀!出发前,我们必须准备好车票和门票。

(计算机出示例题)例5:一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师:你会估算吗?

学生独立估算,算好后,反馈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法:

方法一:49×104≈5000(元)

? ?↓ ↓

50 100

方法二:49×104≈4500(元)

?? ↓ ↓

45 100

? ↓ ↓?

50 110

方法四:49×104≈5250(元)

? ↓ ↓?

50 105

……

拓展阅读

1、年级《除》的

本节课通过师为生创情境、生自主探究习新知、在玩中寻找的影子这一系列的环节,进一步加深生对的意识与理解。最重要的是培养生的感,使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活运用

时,我着重以下这几方面把握:

1、引入情境,激发习的兴趣:

利用现有材中的情境图,为生创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让生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渗透助人为乐的思想精神,培养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使生感到帮助人解决困难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2、自主探索,习新知:

课标中指出要放手让生探究新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师只从旁引导。主要让生自主思考,经历的过程。真正把知识融合为己用。

3、课外延伸,拓展思维:

生创了这么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加深、巩固生对的印象,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用的思想。在玩中积累经验,转化为自身的知识。

义务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第六册P16—17例2目的、要求:

1、让生充分认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2、使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会表达的思路,形成的习惯和意识。

3、培养生的感,使生在日常生活中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重、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表达的`思路。

课件、口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

师生活动

(一)复习旧知,巩固技能:

1、师出示口卡片:

18003 24006 2505 4206

27009 1407 1206 54006

生开火车直接说得。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式一人回答,答对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挂图,呈现农贸市场的情境图

师: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为赵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决了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人解决困难,好吗?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呈现李叔叔人的情境图:

师:你们看,李叔叔他们人想怎么把蔬菜运走呀?

(用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部运完。)

课件演示:小精灵聪聪出现了: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同桌交流、讨论。

生提出问题,老师板书:

李叔叔他们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师: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让生讨论)

(二)自主探索,习新知:

师引导: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可以用什么方快速地解决它呢?

生讨论后反馈结果。

请一生叙述的过程。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把124看成120,1203=40(箱)

(2)把124拆成120和4,再分别和3除,每人平均分了40箱,还剩4箱,又分了一次,最后还剩下一箱,每个人大约运了41箱。

师板书:124340(箱)

或者 124=120+4 1203=40 43=11

124341(箱)

)小结:

师: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很快地帮李叔叔解决难题的?()这节课让你到了什么知识?(生发言)在生活中你还认为哪些地方用得到呢?

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当我们遇到字较大的题目,比如分东西,而你又不能准确地出该平均分多少物品给每个人时,我们就可以用

(四)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做P16 做一做第1、2题

1、生说说题意,并说一说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后解答这道题目。

2、要求生独立完成本道题。之后进行全班性讲评。

2、《的笔

版《义务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二年级上册)》第8页的内容。

2.借助课本上的情景图引出问题,并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掌握的方,从而培养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情境,引探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大家看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

(媒体出示课本第8页的主题图)

生:校安排二(1)、二(2)、二(3)、二(4)班的同去参观。

师:那么4个班的同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70人,如何安排呢?这可把老师给难住了,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能)好,大家一下哪个班可以合一辆车呢?

(想好后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的同愿意回答刚才的问题?

生1:我认为二(1)班和二(2)班的同可以合一辆车。剩下的二(3)班和二 (4)班的同再合一辆车。

师:还有不同的车办吗?

生::我认为二(1)班和二(4)班的同也可以合一辆车。剩下的二(2)班和二 (3)班再合一辆车。

师:谁还能想出其他车办?(生观察后没有再举手)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车办,这些办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好!)你准备用什么方验证呢?

生:把个班的人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 70人。

师:好,下面我们先来对第一种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请你们动脑筋,想办出结果来,当然了,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好,谁愿意汇报一下验证的过程?

生2: 36+30我是用口验证的,先30+30=60,再60+6=66,没有超过70,我想这个班可以合一辆车。

生4:我是这样想的: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二(1)班和二(2)班可以合坐一辆车。

生3:我是用小棒来帮忙的,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和起来是6捆6根,就是66,比70少,可以合坐一辆车。

生4:我是用竖式的,个和个对齐,十和十对齐,个6+0=6,在个下面写6;十上3+3=6,在十下面写6,所以也等于66。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验证的方,究竟哪一种方又快又准确呢?(生讨论后反馈)

生1:我认为口很简单。

生2:我认为摆小棒更简单。(很显然他不同意生1的说)

生3:我觉得还是用竖式好,我妈妈在家过我了。

师:大家各有道理,我们暂且保留大家的意见,用你喜欢的方对第一个车方案的第2个问题进行验证。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做得又对又快的是用竖式的,直到好多生做好了,摆小棒的生还没好小棒,口的'生是先30+30=60,60+5+65后面的65+4=69还没有写完。另一生是这么做的:5+4=9,30+30=60, 9+60=96,得错了。)

师:看来会用竖式还是挺好的。那么用竖式应注意什么呢?(刚才用竖式生举起了手,师请他到前面边写边介绍)

生1:首先把个和个对齐,十和十对齐,再从个开始加,个相加的写在个下面,十相加的写在十下面。

生2:老师,我是从十开始加的,也得69。

师:真不错,在验证第一种方案的过程中大家创造了一种新的,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对第二种方案进行验证。

在验证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生1:我做的是36+34,我发现个上的 6+4满十了,我就把十给了十,十就变成7了,36+34=70正好可以坐一辆车。

生2:我是用竖式验证的,个相加满十向十进1。36+34=70正好可以一辆车。

生3:我验证的是第2个问题,30+35=65(个相加没满十,不用进。)65比70小可以坐一辆车。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们在用竖式时,要注意什么呢?同桌相互提醒一下。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基本练习。

说出□里可以填几, (四人小组每人一题)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2.独立练习。

任选一组题目,用竖式做做看(找生板演)。

(1) 62+17= 36+24=

(2) 3+84= 43+17=

3.我帮你检查。 (小动物看到大家在习,也做了一道题请同们帮忙检查一下,看他们做得对吗?多媒体出示小动物做的题目。)

师:你能说出他们做错的原因吗?

生:小熊写竖式的时候,把20写成2了。

生:小白兔个相加满十,忘了向十进 1了。

生:小狗的竖式写对了,横式上忘了写得了,小狗太可惜了。

生:小猴子横式上的得对了,竖式的个上丢了0,小猴子太粗心了。

师:看了小动物做的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生:写竖式的时候,相同的要对齐。

生:从个开始加,个相加满十,别忘了向十进1。

生:别跟小狗似的横式上忘了写得

生:书写要认真,别像小猴似的丢落四。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下面的问题看谁做得好。

、联系生活实际,活用知识(多媒体出示课本13页第1题)

1.老师有一邻居小明,他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去多少钱呢?你能帮小明一下吗?

(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评价。)

2.比比谁聪明。

四、师小结

师:今天同们可帮了老师的大忙了,不但想出了车的办,还创造出了一种新的(笔)。不过,老师有一事不明,你们为什么不安排二(1)班和二(3)班的同一辆车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解决,下一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好不好?

3、大班《7的加

活动目标:

1、能更熟练地看图列7的加式。

2、尝试看式编7的加应用题。

活动重点:能更熟练地看图列7的加式。

活动难点:看式编7的加应用题。

活动过程:

一、复习7以内的组成。

二、看图编7的加应用题并列式

1、老师这里有一些组图,小朋友能根据图意口编应用题吗?

2、请幼儿单独编应用题。

3、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句子。

4、带领幼儿一起说应用题并列式。

5、齐读7的加式。

、老师口*用题、幼儿列式。

1、花园里谁来了(一只蜻蜓,不一会儿飞来了几只蜻蜓)(6只)现在花园里一共有几只蜻蜓?你是用什么方出来的?请你把式列出来。(让幼儿交换个加置列出另外一道式)。

2、草地上有2只小花猫,喵~喵~花园的草地上又来了5只可爱的小花猫,草地上一共有几只小花猫?请小朋友编应用题并说出式。

五、评价幼儿作业,结束活动。

4、大班《7的加

科书第44页的例,第44~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式。

2、感受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的思想。

感受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的思想。

一、故事引入

在所有的字娃娃中,6和7是最要好的兄弟。有一天,他们却吵起来了,6说:“相加,和是6的式比和7的式多。”7说:“不对,不对,相加,和是7的式比较多。”小朋友,你认为谁说得对呢?

今天我们就来习和是6、7的加。(出示课题:和是6、7的加

二、自主探索,体会领悟

1、操作

请小朋友拿出具来摆一摆,看看能写出几个和是6、7的加式,填在下表里。再比一比,到底谁的加式多?

电脑演示生植树的动画,让生说说动画的意思。

提问:要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可以怎样列式?

质疑:为什么同一幅图可以列出道不同的式,而得却相同?

师左手拿2支笔站在生中,分别叫前后的生列式,得到不同的式。(2+5=7,5+2=7)

提问:从这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电脑出示例2图:3个青辣椒,4个红辣椒,再出示括线和问号,告诉生:这是括线和问号。

生猜括线和问号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互相说一说整个图的意思,再指名说。

4、“想想做做”第2题——说一说

让同桌生说一说图画的意思,再指名说,然后把式写在书上。

5、小结

刚才我们习了什么内容?

提问:黑板上的式有点乱,谁来整理一下?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整理。

、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叙述:小朋友表现很好,老师带你们到动物世界去轻松一下,好不好?(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

四、小结与质疑

提问:今天我们习了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吗?

1 生基本上能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2 会通过的分合来习新知识。

3 对于利用加求减,还有一部分生不能利用。

4 的时间太长,有一部分生不能快的反应出来

点击查看更多《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优秀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3581.html

热门阅读

  1. 高中生入团申请书800字
  2. 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精选
  3. 达尼尔·韦勃斯与土拨鼠的故事
  4. 中国经典寓言小故事九则
  5. 歌颂情谊的诗句
  6. 201年给朋友的愚人节祝福语
  7. 赞扬雷锋的诗歌精选
  8. 教师节专题对联
  9. 三十年同学聚会感言范文
  10. 企业工人相声《老总的道歉》剧本
  11. 201年54青年节歌颂青春的祝福语
  12. 有关文天祥的故事
  13. 在一首诗里老去春光散文
  14. 拔苗助长成语故事
  15. 学校行政会发言稿范文
  16.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17. 公主童话故事《蔷薇公主》
  18. 关于雪的悲伤句子大全
  19. 生死离别的相爱诗句
  20. 给自己妈妈的妇女节祝福短信
  21. 数学手抄报资料6年级
  22. 物资公司2018年度工作总结
  23. 八字暖心的情话短句子摘抄
  24. 中学生表彰大会的发言稿
  25. 心理健康的手抄报资料
  26. 李白《送别》全诗鉴赏
  27. 意大利童话故事《大布袋里的小男孩》
  28. 浅谈课题学习的目标教学论文
  29. 我和什么相遇六年级作文
  30. 腊月初八腊八节的故事
  31. 201年愚人节祝福语
  32. 关于童谣的诗歌
  33. 别了那个害怕辣椒的金领男孩的纪实故事
  34. 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35. 小公主和矮爸爸读后感400字
  36. 201年春节短信祝福语集锦
  37. 关于怎样合理安排孩子的寒假辅导计划
  38. 幼儿园班务总结范文
  39. 总会好起来的美文摘抄
  40. 热血沸腾的诗句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9 02:08:43
本页面最近被 147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甘肃,TA在页面停留了 93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