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象》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发布时间: 2025-07-15 15:30:31

《称象》语文教学设计范文

学情简析: 《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1、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再、象”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由课题的出示,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 (引导学生充分自学,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

4、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应善于在这种交流中捕捉信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5、朗读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再、象、像、做”四个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

2、说说哪几个字比较难写,应注意些什么。师范写。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二、朗读感悟1——3节

1、自由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2、小组讨论,交流意见,陈述理由。

3、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 (围绕核心问题,读书讨论,避免了繁琐的分析理解,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促进学生合作及表达能力的发展。)

三、朗读感悟4——5节

1、自由读4、5自然段,看看曹冲用什么办法称象的。

2、师生、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 师生合作(甲方叙述乙方演示)——分组合作——小组展示比赛;引导评议(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

3、朗读课文,引导评议:称象的方法听得清楚吗?即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充分利用学生爱动手、爱观察、爱表现的特点,将演示与读文结合,培养合作能力,实践操作,语言表达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巩固学生的认识,从中受到启发,激起对曹冲的喜爱。)

四、扩展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像,鼓励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五、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点、照”,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特点。

2、指导书写,强调“四点底”书写时的注意事项,并范写。

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拓展阅读

1、课《最后一头战》优秀

而今天,当我们再一次走近《最后一头战》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那些满含深情的字,向我们描述了战嘎羧的哪几个场景呢?

二、 品读12小节

上节课,我们已经用心品读了嘎羧寻找鞍的场景并为之感动,这节课让我们首先走进那告别的场景,请仔细读读相关段落,想想哪个地方让你感动?

全班交流:(随机)

1、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

A是呀,人们是如此地舍不得,在这庞大的送行队伍中,有?有?有?

B而人们的一举一动中更是饱含着依依不舍,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

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

人们还可能怎么做呢?

C 泪眼朦胧中,26年前的那场战斗又仿佛浮现在人们的眼前,透过嘎羧,人们看到了更多的战,更多的已经失去的亲人!人们伤心欲绝,泣不成声。

2、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这一切让它如此不舍,它什么也没吃。

这一切让它心潮澎湃,它什么也没吃。

这一切更让它百感交集,它什么也没吃。

3、整节朗读

三、品读14小节

请你用心读读描写这一场景的14小节,圈出让你的心弦为之一动的词句,仔细体会一下。

A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

在这久久的凝望里,它的思绪不断地往前、往前:26年前惊天地、泣**

的战斗场面又一幕幕地在它的脑海中盘旋着……

孩子们,请拿起笔来,把你想到的记录在纸上。

全班交流(层次性,3个左右)

B“亲了又亲”的礁石,

C还有让你触动的词句吗?

你听,它似乎在诉说什么?

四、品读(20—21)

嘎羧依然没有停下前进的步伐,它走啊走,终于找到了战友们安息的地方。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嘎羧挖掘坟墓的场景。认真读读20、21小节,用心感受一下。

你想说?

我们想说得太多太多——此时此刻,任何的言都无法表达我们内心涌起的种种感受!谁来读读这段字?

五、品读(22—23)小节

终于,一切都平静下来,什么声音都没有了!

而你看——嘎羧——(引读)

读着这句话,哪个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

嘎羧去了,但它依然凝望着天空,似乎在?

它*——(引读)

因为它 忘不了?(生说)

六、段落引读

最后一头战怀着深深的爱,从容地走向了死亡,走向了自己生命的归宿。可以说,它是一个英雄,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将是!

在它的生命轨迹中,它忘不了与人们依依惜别的深情——引片段1

而战场上的一幕幕更让它难以忘怀——引读片段2

终于,它如愿以偿地和战友们长眠在一起——引读片段3

七、延伸+作业

如果说 最后一头战呈现给我们的是深沉的爱和对于生命价值的深深思考的话,那么,沈石溪的其它作品又将给予我们怎样的震撼呢?

老师选取了其中的《斑羚飞渡》给大家,回去仔细读一读,可以将你的点滴感受记录在《阅读——我的生活上》!

2、课《最后一头战》优秀

1、会写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华贵、英武、气概、伤感、苍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经心、久别重逢、横遭不幸、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一起探究解决。

4、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重点会本课生字,掌握课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难点:从课的相关句体会人们与战以及战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有一定了解;

2、生预习课,了解大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一、复习导入,交流对大的了解

1、同们还记得上期我们过的一篇关于大的课吗?(《与共舞》)谁来说说大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2、是啊,大可真是人们的好朋友,可以为人们做这么多事情,但是,你听说过大

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叫战(板书:战),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

3、齐读课题,简要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沈石溪被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4、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章都写了些什么吗?

二、速读课,了解大意

1、快速阅读全,思考刚才的提问,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2、生阅读后解决简单的问题。

3、指名说一说课写了战的那些事情。

根据生的回答,归纳成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重临旧地──自掘坟墓。

三、再读课,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边读边勾画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喜欢的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词或句子。

3、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4、自己阅读感悟后,小组再合作研读:交流感受特别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问题讨论解决,准备汇报自主合作。

英雄垂老 重披战甲 重临旧地 自掘坟墓

第 二 课 时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了问题,并一起解决了问题。到这

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预: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生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二、研读句,细感悟

1、中哪些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请你快速读读课,画出有关句,读一读,品一品。

生自由研读,师**,了解习情况,参与生的自主习。)

2、小组交流,汇报自己的习情况。

3、集体交流:

(1)从哪些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

生读相应句子汇报:

“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呕呕地轻吼着,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村子走了三圈。”

“它站在江边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2)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句。

鞍上留着弹孔,似乎还有斑斑血迹──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二十六个春秋

过去,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挂上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

思考:为什么战见到战斗过的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披挂上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3)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的“忠诚”?

生汇报“战走向百冢,和并肩战斗的战友躺在了一起”部分。

重点体会:

“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往下沉。”从这里你体会到什么?

“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嘎羧凝望着天空会想些什么?

(4)课里还有令你感动、令你深思的段吗?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言来赞颂嘎羧,赞颂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切的感受,写下你最诚挚的赞颂吧。(生练笔,集体交流)

2、这篇课与我们刚刚习过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有那些相同的地方?

3、引导生从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和课都有具体的描写两方面进行比较,再次体验动物丰富的情感世界和章写真实写具体的方法。

四、推荐作品

像这样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的章还有很多,同们课下可以再看看《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义犬复仇》

五、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2、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滩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一个场景,想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善良 忠诚 英勇 坚强

3、课《最后一头战》优秀

一、习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出现的新词,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掌握课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从课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的友好、战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二、习重点:会本课生字,掌握课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三、习难点:从课的相关句体会人们与战以及战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四、习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有一定了解;

2、生预习课,了解大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自主习】

【合作探究】

1、找出课中对嘎羧的动作、外貌描写的句子,用“-----”画出来,读一读,从中体会到什么?

2、小组合作探究:嘎羧离开村子前为什么要绕着寨子走三圈?

3、从哪些句感悟到嘎羧“怀旧”“善良”?在书本标注。

4、汇报能感受到嘎羧“英勇”的句,在书本标注。

5、为什么战见到战斗过的鞍那么激动?为什么战披挂上鞍又显得那么英武豪迈?

6、从哪些地方又感受到这头战的“忠诚”?在课标注。

3、课里还有令你感动、令你深思的段吗?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4、课《最后一头战》优秀

一、启情导入:

孩子们,还记得我们上过的那篇《与共舞》吗?(板书:)说一说大都能为人们干些什么呢?(1、说到:是啊,这样的大就是战;2、没说:那你听说过还能帮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为战)(板书:战)关于战课前你都收集了哪些资料?和大家说一说。

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第23课,一起去认识这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板书:最后一头)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下面请同们打开书,快速默读课,边读边思考: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汇报:

①参考同:孩子,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吗?

②自己的话同:说得不错,还可以用不同的言表达出来吗?

③罗嗦:能精炼一些吗?

④不会精炼:来看看这篇章写了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谁?在自知生命大限已至时怎么做的?最后怎么样?就像老师这样试着用精炼的话自己练说主要内容。

3、结合刚才的初读,结合你的课前预习,谁来说一说这头战初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师板书:忠诚、善良,汇报不出善良不写)

三、研读,情感升华:

1、章的哪些重点句让你对嘎羧留下了这样的印?带着这个问题默读课,边读边批画边体会,同桌两个人都批画好了可以小声地交流。(5分钟)

2、谁先来交流?

3、汇报:没想到:(板书P)(①词全抓:你能结合课来具体说一说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吗?②先汇报“一下子”:就是这样一个破旧的鞍却让嘎羧一下子安静下来,孩子,它先前是怎样表现的?③汇报一个词:就这段,你还从哪些词体会到了?)(板书:一下子、久久)嘎羧见到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④只回答一个半句:还有呢?还因为什么?)正是因为这鞍与它一同经历了战斗的洗礼,所以在它见到鞍之后它才一下子安静下来,它才久久地摩挲着,如果去掉这两个词表达的情感上又有什么不同呢?(出示大屏幕)自己读一读,谁来说?是啊,我们从这些重点词当中真切地体会到了嘎羧对鞍的怀念,这是一头战积淀在心中深沉的情感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这种体会练读这段话,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变颜色的词和加点的词。

4、我们接着来汇报:(板书P)久久凝望(板书):站在这它曾经浴血奋战过的战场,嘎羧仿佛能看到什么?它一定是看到了当年那惊天地泣**的一幕又一幕。就这一段还从哪里感受得到?亲了又亲(板书):它为什么会对这块礁石亲了又亲?这块礁石一定是深深印在它脑海之中的。吼叫(板书):章不止一处写了嘎羧的吼叫,找一找还有哪些地方也写了吼叫?(出示大屏幕)想想这三次嘎羧都在叫什么?(生答:第一次。第二次。)两次感情一样吗?那此时此刻站在江滩的卵石上又会吼叫什么呢?(生答)孩子们,它仅仅是一头战吗?是的,它是一位让人饮汨赞颂的英雄,一位令人敬仰的英雄,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来读一读这一段!“它站在。”

5、还有哪些地方也让你感受到了?(板书P)自埋过渡:它就这样一直挖着挖着,一直到东方吐白,我和波农丁才走到坑边查看,我们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出示大屏幕)此时嘎羧再次凝望着天空它会想些什么呢?有谁能如此坦然地面对死亡?有谁能如此完美地走完一生?就让我们再看嘎羧一眼:土坑约。

6、(板书P)引读:它*。它没有。孩子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它忘不了那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忘不了那些曾经并肩战斗的战友,我们也似乎渐渐读懂了嘎羧的心,那就让我们用朗读的形式祝福它吧:它*。是的,这便是一头战的忠诚与善良,孩子们让我们最后送嘎羧:它*。.。.。.

四、积累拓展:

正是这头战感动了作者,此时也感动了你,感动了我,感动了大家,假如你现在就站在“百冢”前你会对它说上一句什么呢?

五、总结

我想如果嘎羧听到你们的赞扬和祝福一定会安息的!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5、课《最后一头战》优秀

1、会写本课11个生字。正确读写“日寇、埋葬、阵亡、喘息、凝重、焦躁不安、横遭倒霉、震耳欲聋、浴血搏杀”等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能用自身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一起探究解决。

4、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感受战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一、复习导入

小朋友们,还记得上期我们过的一篇关于大的课吗?(《与共舞》)谁来说说大都可以为人们做些什么呢?(生自由发言)你听说过大还能协助人们战斗吗?这样的大叫战(板书:战),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一头经历过战斗洗礼的最后一头战(补充完课题:最后一头战)。

二、速度课,了解大意

齐读课题。屏幕出示,简要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作者沈石溪,被为中国动物小说大王,这篇章写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队时亲身经历的事情。

那么,作者给我们写了哪些事呢?请打开课本带着问题快速阅读:

1、这头战是怎么来的?

2、本课写了关于这头战的那些事情?可在书上进行勾画。

阅读后解决问题,并随着同的回答进行板书:战衰老──重披鞍──回到战场──埋葬自身(板书可以随同回答灵活应变,也可以板书为:英雄垂老──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三、再读课,理解字词,扫除障碍

1、默读课,边读边勾画自身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欢的句,也可以在旁边写出自身的体会。

2、生提出自身不懂的字词,小组之间讨论或者借助工具书理解。

(如:浴血搏杀、泣不成声……)

3、交流自身喜欢的句子,比一比谁读得最棒。

四、课堂作业

1、继续朗读课

2、誊写中的生字和词,还有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大家根据自身的理解一起解决了问题。到这儿,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

(预:可能有“善良”“怀旧”“坚强”“忠诚”“英勇”等,根据同的回答,老师可以做简单的整理,以便明确下一步的研读目标。)

二、研读句,细细感悟

1、中哪些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请你快速读读课,画出有关句,读一读,品一品。

(同自由研读,师**,了解习情况,参与同的自主习。)

2、集体交流,感情朗读,加深感悟。可以根据情,重点抓住以下几处关于嘎羧行为、神态的描写进行朗读感悟:

⑴ 嘎羧再次见到鞍时的举动与神情: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恬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这句话对嘎羧的动作、神情详细地进行了描写,让同找出动作、神情的词,采用竞赛朗读的方式,指导同读得深沉、读出感动。引导同体会到战鞍的珍爱,读出它对过去的留恋与回味。(这段话体现出战怀旧、善良。)

“26个春秋过去,鞍已经破旧了,仍显出凝重华贵;嘎羧披上鞍,平添了一股英武豪迈的气概。”这句话通过对鞍与嘎羧的简练描绘,深情地赞颂了嘎羧的英雄形与气概。抓住重要词(凝重华贵、英武豪迈),指导同读出对战的敬佩与赞咏。(这段话体现出战英勇。)

⑵ 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为: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地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引导同联系上下,嘎羧久久地凝望着,它可能看到怎样的景呢?在它的吼叫声里,嘎羧在呼唤什么呢?然后采用扮演朗读的形式,把战对战友的怀念,对过去惊天地、泣**的战斗局面无比留恋的悲壮深情读出来。

(这段话也体现出战的怀旧、善良。)

⑶ 嘎羧在为自身挖掘坟墓的壮举:

“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嘎羧从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终于挖出了一个椭圆形的浅坑。”

“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它仍在埋头挖着。”

“土坑约有三米深,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引导同:这头战那么费劲地挖坟墓,是为了什么?它的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是在告诉人们什么?

这几个段落要指导同精心品读,读出内心的感动与敬佩。(这段话体现出战的坚强、忠诚。)

里还有使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吗?找出来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三、拓展延伸,促升华

1、此时,你想用怎样的言来赞颂嘎羧这位可歌可泣的英雄呢?请写下你最深刻的感受吧!

2、交流读后的感受:

鼓励同自由表达,引导同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对嘎羧生命最后一程的细腻描述,赞颂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字里行间,也有更深刻的含义──它虽然只是一头战,却有着超人的情怀,这值得人们细细品味、深深思索。

点击查看更多《称象》语文教学设计范文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27161.html

热门阅读

  1. 《蝶恋花》原文与翻译
  2. 春节的古诗精选10首
  3. 七月的诗行组诗
  4. 高中生入团申请书800字
  5. 描写儿童活动的诗句精选
  6. 达尼尔·韦勃斯与土拨鼠的故事
  7. 中国经典寓言小故事九则
  8. 歌颂情谊的诗句
  9. 201年给朋友的愚人节祝福语
  10. 赞扬雷锋的诗歌精选
  11. 教师节专题对联
  12. 三十年同学聚会感言范文
  13. 企业工人相声《老总的道歉》剧本
  14. 201年54青年节歌颂青春的祝福语
  15. 有关文天祥的故事
  16. 在一首诗里老去春光散文
  17. 拔苗助长成语故事
  18. 学校行政会发言稿范文
  19.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20. 公主童话故事《蔷薇公主》
  21. 关于雪的悲伤句子大全
  22. 生死离别的相爱诗句
  23. 给自己妈妈的妇女节祝福短信
  24. 数学手抄报资料6年级
  25. 物资公司2018年度工作总结
  26. 八字暖心的情话短句子摘抄
  27. 中学生表彰大会的发言稿
  28. 心理健康的手抄报资料
  29. 李白《送别》全诗鉴赏
  30. 意大利童话故事《大布袋里的小男孩》
  31. 浅谈课题学习的目标教学论文
  32. 我和什么相遇六年级作文
  33. 腊月初八腊八节的故事
  34. 201年愚人节祝福语
  35. 关于童谣的诗歌
  36. 别了那个害怕辣椒的金领男孩的纪实故事
  37. 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38. 小公主和矮爸爸读后感400字
  39. 201年春节短信祝福语集锦
  40. 关于怎样合理安排孩子的寒假辅导计划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9 05:30:32
本页面最近被 623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云南,TA在页面停留了 170 分钟。
←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