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5-07-14 23:06:14

五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完成第23-25页“练习与应用”的4-11题

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加以巩固,使学生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准确熟练地加以运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复习过程:

第4题重点要指导与长方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和梯形的画法。其中,三角形的底与高的乘积应是30;画梯形则应突出上、下底之和与高的乘积仍然等于30,具体画法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

第5题练习学过的各种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以结合练习让学生再说一说有关的攻势已达到巩固的目的。

第7题有两种不同的算法:(1)整体面积-石子路的面积;(2)把小路两边的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底是19m,高是9m的平行四边形,再计算出面积。

第8题要明确每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底和高就是两条腰的长度,即都是8米。

第10题计算钢管根数的本质是求一个等差数列的和,而不是计算着钢管堆横截面的面积。教学时,要通过直观示意图并借助想象,帮助学生体会球和方法的思考过程与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之间存在的相似性。

第11题重点要指导高的测量方法。可提醒学生联系点到直线的距离的知识帮助解决高的测量问题。

思考题鼓励有兴趣的学生主动去解决。必要时可以通过画图提示学生,也可以用本单元第16页中的“你知道吗”介绍的方法,以打开学生思路。

评价与反思通过这一活动,重点是引导学生养成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及时总结得失,以改进学习方法。

第9课时:校园的绿化面积

教学内容:第26-27页校园的绿化面积

1、引导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计算一些少复杂的图形面积。

2、在校园中进行一些实际的测量和计量,以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想想算算:

1、出示右图,要求学生算出它的面积:

(1)小组交流:你准备怎样计算?

(2)学生汇报:15m

①可以看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②从一个长方形中去掉一个梯形

(3)任选一种方法进行计算:

求下面图形的面积:

6m

2m

63m6

m2mm

2m

5m10m

三、画一画:(第27页画画算算)

学校准备建一个新的花圃,在方格纸上划出花圃的形状并计算出面积。

四、实地测量:(第27页量量算算)

在校园里找出一块合适的空地,参照上面画出的形状进行实地测量。

课后札记:

拓展阅读

1、七当堂训案例

一、目标

共同完成七下册地任务,让生掌握各类基础地知识,提升生的观察能力、发展潜能,增加对世界各地地知识的认识,让生们养成互助、合作、共同进步的良好精神状态。

材分析

第一章认识大洲

本章主要内容是了解亚洲、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地位置,并掌握其地形、气候、河流、人口等知识。本章的重点内容是七大洲的地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难点是比较七大洲的气候以及影响七大洲气候的因素。

章了解地区

本章主要内容是并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及南北两极的有关的地知识。包括地位置、地形、气候、资源、人文、经济等。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掌握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的地形气候,以及南北两极的地概况。难点是以上各地的地位置气候差异对农业的影响。

第三章走近国家

本章主要是并掌握世界上的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了解其地位置、地形地貌、资源气候、经济文化等。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以上各国的地形特点和典型的气候特点,掌握各国重要的自然资源。难点是美国的农业带的分布。

三、重点、难点:

1、初步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各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初步会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几个大国的人文特征,能简单分析人—地内在关系;

3、初步会国家和地区的分析方法;

四、措施

1、认真钻研材,清知识结构和思路,把握材重点、难点。运用现代化施,制作道具等,创情境,置多种课堂模式,从而激发兴趣调动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探究。

2、强化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巩固生读图、填图和绘图的能力。利用地图、地填充图增强生的感性认识,强化性认识。同时做到过程中做到穿插回忆前面所知识,增强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帮助生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今后的继续作好铺垫。

3、培养生运用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好课堂,面向全体生。注意收集生反馈的信息,并及时解决生存在的问题,激发生情感,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和融洽的师生情感,从而更好的引导生积极主动的

4、开展多种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施,多方位不断拓宽生的知识面,为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

进度

内容课时安排周次

第六章第一节自然环境21

节人文环境22

第七章第一节日本23

节东南亚34-5

第三节印度36

第四节俄罗斯37-8

第八章第一节中东28-9

节欧洲西部29-10

期中考试11

第三节撒哈拉以南的非洲312

第四节澳大利亚213

第九章第一节美国314-15

节巴西215-16

第十章极地地区217

期末复418-19

期末考试20

2、七当堂训案例

1、运用地图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会总结归纳两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重难点

重点:亚洲、北美洲地形特点

难点: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课件

1、展示“亚洲地形图”。

2、指导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图下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它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

请不同组的生展开竞赛抢答,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活跃气氛。

3、生查图讨论回答各地地位置海拔高度。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方面考虑,得出亚洲地形特点

板书:地势起伏很大,中间高四周低,亚洲地面高低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4、引入地形剖面图。

(展示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沿北纬40度的地形剖面图)

观察区别两图:

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河流是构成自热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

1、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长河众多,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流入的海洋。

2、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

板书:受地形影响,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 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北美洲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北美洲地势中部低,但中部北高南低。密西西比河主干呈自北向南流,东西部地势高,所以密西西比河水系多发源于两侧高原山地。

亚洲主要有哪些气候?

生看图回答:说出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为什么亚洲气候复杂多样?

引导生从位置、范围、地形等方面说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

分析亚洲气候特点的成因,亚洲季风气候特点及其对农业造成的影响

成因: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夏季风弱,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少,降水就少。如果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夏季风强,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多,降水就多。如果过多,就可能形成水灾。

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

2、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得出另一特点—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距海洋远,深入大洲大陆内部)

3、季风气候是亚洲独有的气候类型且分布广,得出亚洲气候的又一特点,季风气候显著,三种季风气候的降水季节分配图和降水际变化图。

分析得出结论: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过渡: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复杂的气候?主要受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以亚洲的几个城市{前述}为例,提示回忆上册过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引导生总结出气候位置的关系及气候地形、地势的关系)

小结:影响亚洲气候的因素,除了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有地势及其他因素,但主要的是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生分析季风气候降水的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结合活动引导生通过阅读“北美洲的气候类型图”认识北美洲的气候分布,主要气候类型。亚洲相比北美洲所跨纬度范围稍小些,高山高原贯穿两部,因山地也呈现出气候复杂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的特点,但是北美洲西北沿海有狭长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课后小结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了亚洲和北美洲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引导生认识了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七当堂训案例

1、会利用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来描述一个区域的地位置。

2、知道世界第一大洲。

3、会描述一个区域的范围。

4、了解亚洲的地分区。

重难点

通过对亚洲的,掌握认识大洲的基本方法。

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位置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课件

一、导入新课:

师提问:结合我们平时接触的电视、电影、报纸、网络资料,谈谈自己知道的亚洲。

讨论回答。

师归纳:我们居住的大洲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既有烈日炎炎的沙漠,又有白雪皑皑的冰原;既有世界第一高峰,又有世界最低洼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居住的大洲。它有众多的高山和大河,有灿烂的文化,有优美的风景。它就是雄踞东方的亚洲。

板书:一、雄踞东方的大洲--亚洲

、明确目标

三、新授:

(一)温故知新(生回顾亚洲地名的由来)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意为“东方日出之地”.公元前2000中期,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东岸(今天的叙利亚一带)兴起,建立起强大的腓尼基王国。他们的航海水平十分高超,活跃于个地中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地中海以东的陆地称之为“Asu”,即“东方日出之地”,所指范围后来逐步扩大到个亚洲。把地中海以西的陆地称为“Ereb”,意为“西方日落处”,后来被用来指代个欧洲。

()亚洲的地位置和范围

认识一个大洲,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

师点拨描述区域地位置的一般方法:半球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

[活动]:看图讨论回答:

1.读图6.1《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南北半球中的位置。(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

2.读图6.2《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

①最北:81°N;最南:11°S;

②最东:170°W;最西:26°E

3.读图6.2《亚洲的范围》,了解亚洲被哪些大洲和大洋包围?

亚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北、东、南分别濒临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西面欧洲毗邻,西南非洲相邻,东南隔海大洋洲相望,东北隔白令海峡北美洲相望。

[以致用]:读图6.23“北美洲的位置和范围”,

1.简述北美洲的半球位置。

2.说出北美洲的经纬度位置。

3.找出北美洲周围的大洋、大洲,说出它们分别位于北美洲的方位,归纳北美洲的海陆位置特点。

[活动]:师生互动,完成第5页活动题:比较北美洲和亚洲的位置和范围差异。

四、课堂小结:

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位置和范围。大洲的地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等方面加以描述。

、作业安排:

完成地填充图册同步

4、小

1、使生认识乘加、乘减两步算应用题的结构特点,解并掌握解题思路。

2、培养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思维能力。

3、使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的应用价值,增强应用的意识。

4、通过鼓励性的情感评价,激发生的兴趣。

引导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会分析量关系,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懂得要解决最后问题必须先找出隐藏的中间条件。

多媒体课件。

一、复引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桃园参观,你们想去吗?(课件演示)

的`桃子大丰收啊!这里有4筐桃子,每筐有6个,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谁会算一算?(生口答,说一说怎样想的?)

如果第一棵树上有80个桃子,第棵树上有60个桃子,两棵树上一共有多少个?

谁会列式解答?生口答并说一说怎样想的?

、探索新知

(1)你们真了不起,遇到的两个问题都解决了。我们一起去看看猴妈妈和猴宝宝在桃园遇到了什么问题想请你们帮忙。

媒体演示例题

(2)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回答,师板书:大猴:3筐,每筐12个。

小猴:6个

你能根据两只猴子的采桃情况提出问题吗?

生提出的问题板书出来,再引导生先解决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3)怎样求出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

你会列式解答吗?

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根据生的汇报板书:123=36(个)

36+6=42(个)

你先算的什么?你是怎样想到先算大猴采了多少个的?

师归纳:有的同这样想:要求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就要把大猴采的个和小猴采的个合起来,可题目上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大猴采了多少个,所以必须要先求出大猴采了多少个,然后把大猴采的个加上小猴采的个。这是从问题想起。还有同是从条件想起,根据大猴采3筐,每筐12个,就能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个,再把大猴采的个和小猴采的个合并起来,就是两只猴一共采的个。这两种想法都很好。

我们在解决问题后要写出完的答语。师板书答语。

回顾:刚才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时用了几步算?(板书课题:用两步算解决实际问题)。为什么这道题要用两步呢?

刚才有同还提了一个问题,你会解答吗?

先在本子上独立解答再同桌互相说说先算什么?

指明汇报,板书算式。提问: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要先算什么?

比较:在解决例题和试一试这两个问题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生讨论师归纳:相同的是两题都用两步算,而且第一步都是要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个?这一步都是用乘法算的。不同的是,第1题求两只猴一个采了多少个?所以第步用加法算,而第2题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个?所以第步用减法算。

三、拓展

(1)参观了桃园后我们再去森林公园看看,进公园先买票。我们来算算一共要多少元?(媒体出示条件和问题)

谁说说这题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

要求一共有多少元先要算出什么?

生列式解答。指名汇报,说一说152表示什么意思?提醒做完后别忘了写答语。

(2)我们进公园去。这里有2个小朋友在浇树呢!这里又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解决呢?你会做吗?在自己的本子上做一做。

生独立解答后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我们继续参观森林公园,看,眼前又出现了什么?根据这些条件你会提哪些问题?

根据生的回答,出示问题,再让生分别解答。

解决这两个问题分别是怎样想的?都要先算什么?

四、全课总结

在参观的过程中同们解决了好多问题,真是了不起啊!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解决两步算的实际问题关键是什么呢?

点击查看更多五年级数学《整理与练习二》教学设计相关内容»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904b.cn/articles/19572.html

热门阅读

  1. 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优秀教学设计模板
  2. 小公主和矮爸爸读后感400字
  3. 201年春节短信祝福语集锦
  4. 关于怎样合理安排孩子的寒假辅导计划
  5. 幼儿园班务总结范文
  6. 总会好起来的美文摘抄
  7. 热血沸腾的诗句
  8. 爱生活爱自己心情随笔
  9. 幼儿防震演练心得体会
  10. 写给战友的诗
  11. 小学语文《四季》优秀教案
  12. 关于腊八节的诗词
  13. 难报三春晖教案设计
  14. 有关爱国主义的诗句
  15. 春日花笺的诗歌
  16. 201年最新白色情人节祝福语
  17. 中国寓言:虚言招谤
  18. 行政日常工作计划模板
  19. 传承中华文化践行传统美德作文3000字
  20. 梁实秋散文:《谈友谊》
  21. 4月周一简单幽默祝福语
  22.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明月几时有》比较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3. 关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心得体会
  24. 合法的购销合同模板
  25. 第二十九个教师节诗歌的朗诵稿
  26. 感恩母亲节的英文祝福语
  27. 诗歌《钻泥巴》的教案
  28. 三月三爱耳日祝福语大全
  29. 大学生暑期实践综合报告
  30. 女儿要藏的老实人故事
  31. 初中教师节手抄报
  32.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及反思
  33. 人众人拓展心得体会
  34. 女人到底想要啥心情日记
  35. 高一班级名言摘抄
  36. 实习转正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37. 又见陶渊明现代散文
  38. 关于咏梅的诗句大全
  39. 关于友情的搞笑相声剧本《兄弟》
  40. 小学课件《的认识》教学设计
网页更新时间:2025-08-29 04:39:03
本页面最近被 314 位网友访问过,最后一位访客来自 山东,TA在页面停留了 153 分钟。
← 返回首页